近年来,许多与学生相关的安全事件令家长忧心。生命只有一次,孩子们未入社会,安全意识薄弱。在平时生活中家长如何培养孩子的安全意识,提高孩子的自我保护能力十分重要。
家长们,今天与您分享这篇文章,希望能教会我们的孩子注意安全,安全教育无论什么时候都不晚!
01
我们都欠孩子一堂安全教育课
前段时间,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的一位教授王大伟老师的一堂公开课令我受益匪浅。
我非常同意,家长花了越来越多的时间在孩子的学业和兴趣培养,但是大家都忽略了对孩子的安全教育。不要等安全事件到来的时候,我们才去重视。
孩子安全的第一责任人就是我们当爸妈的,利用我们能够利用的工具,把家庭安全课堂开起来,武装自己教会孩子。
02
孩子上下学路上,最容易遇到的意外
我花了点时间,把日常孩子上学放学最容易遇到的几个意外汇总了一下,分别把王老师总结的好办法分享给你们。
“校门口遇见歹徒转身跑”
校园突发事件——最不可预见的意外
类似这次发生在上海世外校门口的意外,是最不可预见的一种。这些年也发生了几起在校园门口的极端事件。
王老师编了一个口诀:
上学放学别扎堆(儿),
送进校门再转身(儿),
遇到歹徒转身跑,
跑到老师身后好。
上学放学别扎堆:有时候学校前聚集几百个孩子,这时有坏人出现就非常危险,很多案例都是歹徒选择人多时候下手。上学和放学的时候,让孩子尽量不要在校门前扎堆。
送进校门再转身:幼儿园的孩子,家长不能把孩子送到校门转身就走,而应该把孩子送到老师手里。美国若干年前有过一个案例,有个爸爸送女儿上学,离门口还有一百米,让女儿自己进了学校,爸爸回头走了几步,突然一辆车从女儿身边疾驰把女儿劫持到车上。
古董行有个原则:“手递手原则”。
如果你把一个瓷器,从甲的手递到乙的手的时候,甲一定要问,你接好了吗?乙说接好了,甲就说我松手了。如果没有这样的对接,瓷器就可能掉到地上打碎。
送孩子到幼儿园一定要亲自交到老师手里:老师,我们家的小甜甜交给你了,我走可以吗?这就是送孩子的“手递手原则”。
遇到坏人转身跑:孩子紧张的时候往往不会转身跑,而是迎着歹徒跑。很多案例都是孩子跑到歹徒的怀里,因为他们会慌,慌不择路。所以爸爸妈妈一定要告诉孩子,遇到危险,要转身跑。
跑到老师身后藏:跑的方向,尽量往老师、警察、大人的身后跑。
“上学路,放学路,左右看好过马路”
交通事故——最常发生的意外。
从上幼儿园一直到高中,上学放学,不是每一个孩子都能有家长的全面护卫。我们必须要给孩子从小树立全面的交通安全意识。
爸爸妈妈要教会孩子:
红灯停,绿灯行。
遇到黄灯不抢行。
先左后右看一看,
一是要走斑马线。
1.过马路必须走斑马线。
2.通过有交通信号灯的斑马线时,必须看信号灯的指示。绿灯行、红灯停。红灯亮的时候不仅不要闯红灯,最后不要进入斑马线,在人行道上相对更安全。
3.在没有信号灯的地方过马路,一定要注意看车。先向左看,确认没有车辆通过才能穿越马路,走到中间时,再向右看,确认安全后,才可以继续穿越马路。
4.有人行天桥或者地下通道的地方,必须走人行天桥和地下通道。
5.上学放学正好也是交通高峰,孩子们最好有伴能够互相照应,不要独自穿越马路。“上学路,放学路,左右看好过马路。小狗放学找小兔,互相照看和帮助。”
另外,孩子被倒车轧伤至死的事件,已非一件两件,也要特别注意!
不仅要让孩子注意,家长自己也要有敏感意识。
倒车也是大灰狼,
宝宝不要站一旁。
车库车场不玩耍,
小孩小狗要避让。
王老师曾提示过,六岁以下儿童最低标准:
1、孩子决不要在自家附近停车场、车库门口玩耍、溜狗。
2、停车或倒车时,如有孩子或小狗在旁,先下车把孩子安排好。
除了基本的交通安全意识,有些大一点的孩子会骑自行车上下学。
骑车避免上马路,
不许撒把与攀扶,
打闹追逐危险多,
人多转弯要减速。
中小学生骑车的不良行为主要有:驾驶自行车时一只手握把,或扒在载货汽车上贪图轻松;在公路上行走时追逐、攀爬汽车;骑车时相互勾肩搭背,相互追逐。转弯时不提前减速慢行,不伸手示意并观察后方、对向是否有来车,而是突然猛拐。
要反复跟孩子强调:
骑车时,双手扶车把,不撒把;拐弯减速刹车;不许搭肩、开玩笑。
家长一定要记住:
孩子未满12周岁不要骑自行车上路,
未满16周岁不要驾驶电动自行车在道路上行驶。
“儿童走失,不能承受之痛”
走失——最需要警惕的意外
拐卖儿童的犯罪时有发生,很多都是在孩子上下学的路上发生的。
孩子走着去上学,在上学路上、放学路上,一个人过来想和TA搭腔,应该怎么办呢?王老师也有一首歌谣,小朋友一定要记好:
前面追上小朋友,
一个人,上学校,
问我什么不知道。
低下头,快点走,
前面追上小朋友。
别人谁要是问你,小朋友你叫什么呀,你就低头不说话,只管自己走。要教育孩子不和陌生人说话。
但是不和陌生人说话,可能会有人说这孩子没礼貌,教会孩子礼貌说不,比如说要问小朋友,“小朋友你叫什么名字?“孩子回答“我跟你说有什么用”,这样不是很好。可以给一个明明白白的假名字,“小朋友你叫什么名字呀?”
“我叫小红帽”或者”我叫大白兔”,不是想知道我名字嘛,那就告诉你,不过同时也让你知道,别想和我套,我戒备着呢,我并不想和你说话。
这样小朋友就不会被坏人纠缠住,就减少了许多上当受骗的危险。这些小歌谣教给孩子们都是非常有用的,比如说下面还有一首:
我家有个小花狗,
生人接它它不走。
摇摇头呀摆摆手,
见了妈妈我才走。
让孩子知道,只有我的妈妈来接我我才可以走,在街上谁要是想让我走,对不起没门儿。这些都是父母必须要教给孩子的。自己先期需要做的工作是,要和老师约好,孩子要由专人来接,不能随便乱换人。
年,在珠海发生过一个案件。有个小学二年级女生在上学路上被陌生男子故意撞倒,双膝流血,之后这个医院看病为由将其拐走。好在最后女生被找回,嫌疑人被公安机关抓获。这样的事情也需要教会孩子处理:
出车祸,小伤口,
决不跟着生人走。
快打电话告妈妈,
见到警察招招手。
说到孩子的走失,大家总觉得离我们很远。每年都有大量的儿童走失案件,而且一旦发生,后果太严重了,任何家庭都承受不起,关于这一点多分享一些。
要尽可能防止孩子走失,需要家长做两个层面的努力,远期防范和近期防范。
所为远期防范就是提前教会孩子一些知识和意识,比如:
教孩子辨别东南西北,“太阳升起的方向是东,落下的地方是西”,这件事孩子3岁就可以开始教了。还要教会孩子记住家里的地址、记住爸爸妈妈的电话号码。
至于近期防范,就是一些具体操作方面的办法:
孩子需要父母的保护,也需要学会自我保护。安全意识的建立和培养应该也必须作为家庭教育中最重要的部分。
惟愿意外不再有,每个孩子都能平平安安,每个家庭的幸福都长长久久。
王大伟,男,年5月4日出生,早年就读于北京五一小学、北京十一学校。年考入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现任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犯罪学系教授,中外警察比较硕士研究生方向导师组组长。一级警监。任中国青少年犯罪学会常务理事。教育学学士。警察学硕士(英国艾克塞特大学警察学研究中心),教育法学博士。出版了《中小学生被害研究—带犯罪发展论》、《无事故学校》、《青少年防范手册》等20部著作和《教子平安十二锦囊》、《传统经典,修身育人》等青少年教育光盘,发表论文篇(含英文9篇)。他创造童谣普法方法;编写《平安童谣》;在中央电视台积极开展平安自护宣传,在《今日说法》开设《少年自护营》系列节目;少儿频道开设“儿童自救”系列节目;在十二频道开放《大伟平安训练营》专题。他还在各地为家长、学生讲演预防青少年犯罪平安自护几百场。他是年中央电视台法治频道普法明星。他参与四个国家级项目,主持两个国际项目(芬兰—中国),主持一个部级项目。获学术奖项几十项;获平安大使---少工委突出贡献奖(年12月)等团中央、少工委等奖励多次。
0-7岁孩子的个安全警示
在家篇
一、保护孩子的眼耳鼻口
眼睛的安全
1.小孩不要玩针线(预防扎伤眼睛)。
2.医院的注射器与针头。
3.玩具枪不许对小朋友的眼睛。
4.孩子用的剪刀应该是平头的。
5.照像时不要看闪光灯。
6.放鞭炮大人要看管。
7.小孩不要固定姿势躺着看电视(预防斜视)。
8.少玩手机、Pad等电子产品。
耳朵的安全
1.耳朵里不能放玩具。
2.放鞭炮要远离,并捂耳朵。
3.铃铛与报警器不许放在耳边。
4.不要自己随便挖耳屎。
5.洗澡游泳时耳朵进水要用棉签擦干。
鼻子的安全
1.玩具不能有可以折解下的小零件(避免误入鼻孔或误食)。
2.孩子不要近距离闻花(避免花粉吸入气管)。
3.孩子最好不可以触摸到豆子、药片等(避免误入鼻孔或误食)。
4.不要让孩子接触到到剌激性液体。酱油醋也不要放孩子手边(防止呛着)。
5.不要随意抠鼻子。
6.避免装修异味、化学品超标(预防白血病)。
7.雾霾天气少开窗子,或买空气净化器。
嘴巴的安全
1.孩子不能接触到扣子与药片。(避免误食)
2.孩子不能接触到灯泡、体温计(误食玻璃或水银)。
3.不许躺倒吃东西。
4.慎吃果冻。
5.笑谈、打闹时不许吃东西。
6.不许用饮料瓶子装洗涤剂、硫酸或毒药(防止误饮误食)。
7.家有低幼儿童,餐桌上不用台布。危险。
二、家中有危险
1.家中有幼儿,桌子上不能放水果刀、瓜子花生。
2.家中不宜有大玻璃鱼缸(滑倒撞上很危险)。
3.家中不宜有(悬挂的)吊兰(避免下落伤人)。
4.楼房窗子要有高置插销(避免孩子爬上去)。
5.楼房窗户边不宜安放床或凳子。
6.楼房窗户防盗栅栏不宜为横向。
三、水火无情
火的危险
1.孩子不要玩火柴。
2.点燃的蜡烛、蚊香应放在专用的架台上,不能靠近窗帘、蚊帐等可燃物品。
3.到床底、阁楼处找东西时,不要用油灯、蜡烛、打火机等明火照明。
4.阳台上、楼道内不能烧纸片,燃放烟花爆竹。
5.不要从燃放烟花爆竹区穿过。
6.厨房有自动打火煤气,大人不在家时,关闭煤气。
水的危险
1.洗澡时要有大人在旁边,最好采用淋浴,盆浴容易呛到孩子。
2.热水瓶放在孩子够不到的地方,以免热水烫伤。
3.不要让孩子随便玩水龙头。
4.盆浴先放凉水,再放热水(防孩子跳入)。
5.浴室没有防滑垫,危险。
6.家附近有水塘水坑,危险。
7.家附近有露天厕所,危险。
8.雨季家附近有挖掘的建筑工地(积水淹死人)。
四、个人卫生
1.饭前和便后要洗手,不能吃饭不洗手。
2.打喷嚏时用手帕或纸巾捂嘴。
3.屋里要经常通风换气。
4.瓜果要洗干净再吃。
5.不吃变质的饭菜。
6.吃饱饭了还接着吃零食,有肥胖超重危险。
7.扁豆要炒熟了再吃(防止中毒)。
上学篇(18种)
一、路上的危险
1.过马路不理采红灯通行。危险。
2.过马路时不拉着大人的手,行走时不专心。危险。
3.在马路边滑旱冰、玩滑板车。危险。
4.独自一人在道路上玩耍、坐卧。危险。
5.过马路不走斑马线、钻越、跨越交通护栏或道路隔离设施。危险。
6.坐公共汽车时,、把头,手伸出窗户外。危险。
二、校园内外的危险
1.学校周围有很多小商店,各种小摊,人员流动复杂。警惕。
2.天黑时不与陌生人保持距离,平时与陌生人距离太近。危险
3.家长送孩子时只到学校门口就转身离开,不等孩子安全进校门。危险。
4.上学放学时,学校门口有很多人,不避开拥挤的人群。危险。
5.上学放学不和小朋友结伴而行。危险。
6.上学放学爱和陌生人说话,吃陌生人的东西。危险。
三、性侵害的危险
1.孩子,尤其是小女孩子经常一个人在家。危险
2.把女孩交给半熟脸看管。危险
3.家长不察觉异性老师对学生有猥亵行为,对学生乱摸乱亲。危险
4.爱接受陌生人给的东西。危险
5.让孩子牢记除了父母,放学任何人接都不和他走。
6.教孩子“小裤衩盖住的地方不许别人摸”,警惕邻居大叔对小女孩过分亲热。
游戏篇(34种)
一、玩具的危险
1.不选择玩具音量在70分贝以上(损伤听力)。
2.不选购弓、箭、枪、飞镖等抛射性玩具。
3.不选购易燃毛绒布制玩具。
4.玩具包装塑料袋不套在头上,紧贴嘴、鼻。
5.玩具没有易拆卸小零件。
6.不买氢气球(爆炸)。
7.筷子不许当玩具(扎入鼻孔、伤眼睛)
二、突发事件的危险
1.发现有可疑包裹时,不能随便拾遗或者拆开(可能是炸弹,很危险)。
2.遇到不明物体、陌生包裹,小心。
3.不能捡拾发光小宝石(可能是放射源,很危险)。
4.不要经常带孩子去体育场馆等人群拥挤的地方。
5.公园门口人多,孩子还哭喊着要去。小心。
6.拥挤混乱的地方,如楼梯、地下通道、桥梁,没有恐惧意识,慢慢散步或让孩子自巳走(易发生踩踏事件),小心。
7.公园里不能让孩子独立与陌生人玩,大人看书,或不看管。
8.不能在假山旁玩(石头不牢砸伤人)。
9.不能在水池旁玩(落水)。
10.带孩子去庙会、音乐会、动物园,无专人看管。危险!
11.遇到突发事件,不宜自己盲目地独自救小朋友,最好马上向大人求救。
三、走失拐卖危险隐患
1.居住地在外来人口集中的地方。
2.居住地点在五环以外。
3.父母是外来打工人口。
4.父母从事不稳定、或繁忙工作,如餐饮、娱乐、发廊等服务行业。
5.孩子小于5岁。
6.孩子没有固定可靠的人照看。
7.3岁以上孩子不会背家庭住址,不识回家的路。
8.3岁以上孩子不会认识北斗星与方向。
9.3岁以上孩子不会背父母电话号码。
四、突发疾病
1.不能放手让孩子与小狗小猫逗玩(易被咬伤、抓伤)。
2.小狗小猫抓伤不能只是简单包扎(马上打狂犬疫苗针,24小时之内)。
3.孩子脚被钉子扎破,很深且不干净,不能只是简单包扎(马上打破伤风针,24小时之内)。
4.2岁以下儿童外出,不坐照相馆、饭店儿童椅(传染孩子独有疾病)
来源:王大伟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