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成也礼,败也礼,但心中光明他用

王阳明,成也礼,败也礼,但心中光明!他用礼打败宁王,用礼平叛土匪,用心成就圣贤

  

  

  首先,开篇先讲一讲什么是礼理心?

  儒家的礼,道家的理,佛家的心,当三家理论的知识典籍合三为一时,便是礼理心的另一种说法了。

  如果说,上面所讲的三家太大,不好准确理解典籍中的内在含义,也可以用一家的理论来讲,也就是儒学。

  即是孔孟礼学,程朱理学,陆王心学,把这些学说合起来,也可以统称为礼理心学。

  当把他们三家或者一家的三学说组合整理起来用,效果会有1+1+1大于3的结果。古往今来的历史,千古名人的典故,帝王将相的家事,所有的来龙去脉都会清晰可见。

  这对于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中国古人来说,无疑是遇到了照妖镜,当所有的是非曲直遇到礼理心后,一切都会真相大白。

  而用礼理心来解读历史人物,会有另一番的道理。因为,中国上下五千年甚至世界上下五千年,都离不开礼理心的加持:要么很儒,要么很道,要么很佛。

  变相说:

  要么讲礼,要么讲理,要么讲心。

  

  为此,为了让大家更好的理解礼理心说,更好的理解中国上下五千年潜藏未知的道理,咱们先从王阳明开始说起,也就是他创立的《心学》开始讲起。

  说句失礼的话,因为我有自己单独的道,所以,我讲解的历史人物与故事时,会与现在的一些著名学者教授观点上有所不同,但万变不离其宗,我讲的会更加详细一些,更通俗易懂,直达人性深处。

所以————

  只要你心中有儒有礼,有道有理,有佛有心,你一定会悟人生,明事理,懂大局,知进退,会孝悌,尊兄长,礼理心。

  好人啊!

  …………

  正文:王阳明,成也礼,败也礼,但心中光明!他用礼打败宁王,用礼平叛土匪,用心成就圣贤。

  

  (一)、震撼寓意:火药、圣人与商人

  圣人与商人在道理上是没法比拟的,但在最基本的礼上,还是有一心的可比性。

  心的效应,基本上在礼理上相同。

  至于火药,另当别论。

  不信,大家来看下面:

  火药,中国四大发明之一,人类文明史上的杰出成就,战争中的凶器与导火索,现如今正义与邪恶的初始代名词。

  王阳明,陆王心学的标杆人物,阳明心学的发起人,礼、理、心三大核心理论中的心学,年前的圣人。

  那个人,著名企业的创始人,互联网等等的开拓者,礼理心三大核心理论的诱发人,当今的良知商人之一。

  ①火药

  火药是中国汉族发明于隋唐时期,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火药的研究开始于古代道家炼丹术,炼丹术的目的和动机都是荒谬和可笑的,但它的实验方法还是有可取之处,最后导致了火药的发明。(摘自夸克)

  后来,火药从中国经过印度传给阿拉伯人,又由阿拉伯人和火药武器一道经过西班牙传入欧洲,成了欧洲文艺复兴的重要支柱之一。(摘自夸克)

  再后来,中国的清朝廷就禁了火药。

  先不说当时朝廷的腐败,但火药在国外发扬光大是不争的事实。

  最终导致搬石头砸……

  按理说,禁火药是适合当时的朝廷稳定(私理)。

  而按礼讲,也非常适合当时权贵的利益与安全(私礼)。

  可按心来想,却恰恰没有了心。你可以禁民间的火药,但国家的火药不要禁啊。你想当君子,但也不能这么当啊!别忘记,火药的秘密已经公布于众、流传在外了,这么好的东西,你舍得扔,别人可舍不得扔。他们还指望着火药搞侵略哪。

  结果就像拿我们自己的矛,戳了我们自己的盾。

  ②王阳明

  凡是听过郦波教授讲的年来王阳明就会知道,阳明心学是经历了一个什么样的劫难。

  故事不细说,直接讲结果。众所周知,王阳明的《传习录》是被一个日本僧人偷偷带回国的,结果在未来的变法之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最终……你们懂得!

  ③那个人

  那个人的事就不用说了。

  与上面的两件历史对比,那个人的事就不是事了。

  事虽不是事,但问题就出在这里。

  1.那个人大股东是日本人!

  2.王阳明的心学之所以能发扬光大,也是日本人!

  3.火药在中国被禁,也是外国人把它弄成了侵略别国的杀手锏!

  世上人人都说,事不过三!但事实何止是三!大家说一说,到底谁有礼?到底谁有理?到底有没有心?

  为什么三件事的经历如此相似,被拒、被阻、被排斥。火药被偷偷带出中国,造就了别人的文艺复兴,让人家的强大了;传习录被偷偷带出中国,成为人家变法的核心思想;互联网经济被外资发扬光大,造就了别人的发家致富。

  大家细想一样,中国上下五千年,有多少这样的事?有多少这样的人被排挤压迫?有多少这样的理论被弄烟消云散?有多少这样的书籍被毁的踪迹皆无?有多少的多少啊?

  为什么古代万千劳动人民总被权势压迫,一直压着五千年?为什么真理总被一些有钱有势的人厌恶排斥?

  因为什么?

  因为礼!

  比如王阳明的心学,就是因为礼才被明朝廷的各路官员所排斥,在古代与现代,礼往往会大于理,甚至超越理,心更得靠边站。

  再比如火药,也是因为礼才被康熙禁止的。因为火药带给朝廷的礼,远远大于实际理论。

  而那个人提倡的互联网经济,更是因为礼。那个人也是成也礼,败也礼。

  

  ………………

(二)、用礼、理、心来解读上面的三件事:

  1、先说王阳明的心学。为什么说他败在礼上?

  很简单,人心叵测,嫉贤妒能。

  回到故事上,明武宗朱厚照死后,堂弟朱厚熜继位。朱厚熜继位后,第一件事就是想召见王阳明,结果不了了之。

  为什么?就是因为礼。

  谁阻拦王阳明回朝见驾,谁就是那个怕礼(理)的人。也是他反对王阳明回朝。根据史书里的记载,朱厚熜是在几位大臣拥护下,才继承皇位。如果王阳明回朝,见到朱厚熜这个小粉丝,后面就可能发生变故,而那几个大臣的地位也会发生变故。

  况且,在这几个大臣里,与王阳明交好的有,承认王阳明心学的也有,可为何半路下绊子也是他们。

  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礼。

  …………

  ①再比如:宁王之乱!

  礼理心解读王阳明:用理说心,却失了礼。

  年,明朝当时的宁王朱宸濠发动了叛乱。明武宗朱厚照一听说老叔公造反了,心中高兴,立即给自己加官进爵,称为大将军。本想借着机此次机会去江南大玩一番,结果还没有出发…嗯?咦?王阳明已经把他的老叔公给抓了。

  你想想,作为玩性很大的朱厚照来说,这是什么?是抗旨?还是……

  这是什么?这就是失礼。朱厚照的脸面礼被王阳明打的啪啪响,尴尬的不要不要的,失礼了,失大礼了!

  礼理心解读朱厚照:用心玩理,也玩礼。

  礼理心解读宁王:用心谋理,却无礼。

  宁王用了几十年谋划造反,结果被王阳明三十多天给搞砸了。要是皇帝朱厚照平叛,他能用三十多天击败宁王?几年?还是直接导致江山易改?

  如果没有猜错,朱厚照一定会按理来迎战,其实他要有理有据的玩,打不过就跑,根本不知道礼的道理。

  而王阳明平叛宁王的过程,只用了一个礼字,便轻而易举的破掉人心的礼。那些当兵的也不傻,他们明白一个礼:胜与败都与他们没有关系,但死人是一定的了,这个个人的礼就特别突出了。

  王阳明只需用理来破礼,礼自然是不攻而破。湖上之战,释放大量的免死木牌;城中之战,满天飞招降既往不咎的书信,招招都在礼上,让人无法拒绝礼。

  所以,宁王败在礼上,乱在礼上,这些礼都是无礼的存在。却没有审时度势来想想自己的理,合不合礼;自己的礼,合不合理;心里就想要那个登基礼吗?虽然是上辈被骗礼,但那也只是上辈的理,与你的礼没有半毛钱关系,除非你有见不得人的私礼的道理。

  所以,王阳明便先斩后奏起来。但用朱厚照与宁王朱宸濠的话来说,就是狗拿耗子多管闲事;朱家的家事,与你王家有什么关系。

  可王阳明不这么认为,一旦战争起来,受苦的肯定是百姓,至于朱厚照能不能胜利,就得两说了,但百姓是铁定受苦了。为此,他王阳明舍去皇帝的荒唐礼,而选择百姓的幸福安稳礼,这是他做人的基本道理中的仁礼,也是他的心。

  看见没有,失礼了,这可是一个致命礼,在那个家天下的封建社会里,皇帝的礼要大于一切理。

  且没有道理,心知道就行了。

  王阳明得罪了皇帝,能有好果子吃吗?所以,等王阳明平叛宁王之乱后,立即想到了这个问题礼。自然,他要自救理。

  想要自救,必须要考虑一个道理,礼。他要向谁说拜年话的礼,但礼必须合情合理,又不失去王阳明本人品质的高尚礼。这可是一个大道理。

  为此,王阳明把礼对准了六虎里的二虎:钱唐太监张永,永提督。职务在忠、泰之上,在刘瑾之下。是皇帝朱厚照第二红人,也能说上话。

  故,守仁夜理见永礼,颂其贤礼。

  看见没有,王阳明的礼找对了明事理的人。

  剩下的事情不用说理了,张永替王阳明摆平了此事礼。这个理中的礼,大家一定明白了礼的威力所在。

  同样是礼,但分用在什么地方更合适。想要当忠臣,有些失礼是无法避开的。想要当奸臣,什么礼都不是理。

  …………

  ②.再来看看王阳明是用什么方法,把上百万的江西土匪用了短短几个月就平叛了。而以往的朝廷为啥数十年也平叛不了?

  为什么?

  很简单。

  还是一个字:礼!

  :用礼说理,上下齐心。

  首先要明白,人是不会无缘无故去当土匪的,除非在礼上遇到了人命关天的大事,这种浅而已见的道理,相信很多人都明白,但又不明白。

  就比如那些只知道吃喝玩乐的权贵与贪官,他们岂会知道,饥饿会让人死亡,会让人变得不择手段。既然横竖都是死,那么为了活命,也得入山当土匪。

  所以,当土匪是无奈之举,是被礼逼的无路可走了。

  吃喝拉撒是人生最大的礼,且不用讲道理。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这个道理人人都懂,心连想都不用想这个道理。

  王阳明知道这个礼,所以他讲礼给当土匪的民众理,此礼自然有理,也符合民心所向。

  后来,王阳明成功攻入山寨,从一些战死的土匪身上,搜到的钱财基本上是没有的,甚至有的连衣服都是破破烂烂,他们当土匪就是为了一口饭吃。也就是所谓的肚子礼,饥饿礼。

  故此,王阳明心疼这些穷苦老百姓,他憎恨那些让百姓流离失所的贪官污吏,既而使用了心理中的那个礼,礼让百姓。

  但是,作为土匪头子,他们开始也是为了吃饭这个礼才逼上梁山的。可后来,饿肚子的穷人越来越多,上山的也越来越多,这些土匪首领就变了心,心中的理全部盯在礼上。只要时机理成熟,立马进行造反礼。

  礼理心解读土匪头子:用手中的理,抢夺别人的礼,心满意足。

  这也是王阳明在事后询问一个土匪头子时,土匪头子是这样回答的:作为土匪的老大也是不容易的,有好吃的礼先让兄弟吃理,有好喝的礼先让兄弟喝理,有金银财宝礼先分给兄弟理,有困难理,我先上礼。你瞅瞅我身上的疤痕理,都是用礼换来的。

  就如土匪头子所讲,他说的都是礼与理,却唯独没有说心。王阳明是谁,他可是用心高手,心即理都是他的学说,他一眼就能瞧出土匪的小心思礼,他手下的那些土匪将领的心思理,更是显而易见礼。

  就如平时,山寨里的其他兄弟的念相理,则全部盯在未来的礼上。什么礼?造反礼!位列九宫礼!加官进爵礼!荣华富贵礼!腾云驾雾礼!高人一等礼!蟒袍加身礼!帝王将相礼!使奴唤婢礼!衣来伸手礼!饭来张口礼!且以后不在看别人礼的理。

  这些礼都是眼前这些高级土匪将领最想要的礼,这与那些为了填饱肚子的穷人土匪就不一样了。但是,如果有这个的好机会,穷人也不会放过此礼。

  人性都是向礼的。

  你们谁敢说,他们这些土匪将领没有那么想?换成你,你会不想礼?难道他们不知道,当土匪,不管你造不造反,都是掉脑袋的死罪理。不管你是为何原因当土匪,只要祸乱朝纲,扰乱秩序,都是死路一条。

  古代现代都是一个道理。

  所以,王阳明明白了这个道理,使用了攻心战:招降,安抚,许诺,保证,分田,温饱。

  这与以往的朝廷剿匪大不相同,以前的朝廷将领为剿匪而剿匪,只考虑一个理字,不管你为什么当土匪,下场只有一个:死。

  你想,当土匪反抗还能活,投降了也是死,既然横竖不一定死,那么拼上一拼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所以,以往朝廷数十年来都没有剿匪成功,问题就在这个理上,但没有考虑礼。

  为此,王阳明几个月就攻破了土匪,让其内部混乱,逼迫土匪头子下山出来招降。但是,土匪头子贼心不死,根本没有看见被招降的意思理,他还存着私礼。

  什么私礼?

  依然很简单,加官进爵的礼。

  土匪头子想,我多多少少也是几十万土匪的头子了,你王阳明既然要招降,必须要拿出诚意来。可是在未来的日子里,王阳明迟迟不说加官进爵的事情,这让土匪头子很生气,故此,迟迟不肯遣散山上的土匪民众,甚至想找借口回山上再威逼利诱,来达到他加官进爵的私礼。

  礼理心解读此时土匪头子的心理:用理谋礼,费尽心机。

  王阳明当然不傻,他明白土匪头子的心理,可是他的权利有限,他能做到的就是赦免这些土匪无罪,但不能给他们加官进爵。

  其实赦免这些土匪无罪,也是冒着铤而走险的危险进行的,当初他上书皇帝,下面的很多大臣都不同意赦免土匪,这也是王阳明努力的最大礼了。

  本来你们就有罪,还想加官进爵,想也别想,所以,当土匪头子借机要回山上时,王阳明做出来一个让自己内心倍受谴责的决定理:杀掉这些土匪将领,绝不能放虎归山。

  事后王阳明大口吐血,内心礼受到自己道德仁心道理的谴责,常常寝食不安,郁郁寡欢,再加上他的身体本来就不好,经过这么一弄,为以后的身体健康埋下了一个大隐患。

  可是王阳明的心是光明的,他为了山上几十万的百姓生命礼,做出了最大限度的道理。杀掉几人换山上几十万百姓的性命礼,这个买卖礼:值。

  值是值了,但内心深处的仁礼受到了伤害。土匪头子是相信自己才下山招降的,这个相信礼不能否定,可结果被言而无信的杀掉了。信誉丧失,无疑是要了王阳明的命啊。

  …………

  ③.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按理说,王阳明平叛土匪有功,应该嘉奖,可结果,整个朝廷上下,无人相信王阳明会轻而易举的平叛了土匪,甚至还派钦差大臣来调查此事。

  这是什么道理?

  还是很简单!

  礼的问题又出现了。

  朝廷几十年都平叛不了,你竟然不费吹灰之力,给破了。如此说来,以前那些大臣推荐平叛的朝廷将领都是酒囊饭袋,饭桶一个。

  你让那些自吹自擂的大臣们,老脸往哪里搁?裤裆里吗?也许宁王之乱是个巧合,有幸运的因素,大臣们也能找了台阶下。可数十年的匪患该怎么解释?再加上王阳明还弄了个心学,这…这…

  难道自己培养出来的学生,个个都是徒具形骸,衣架饭囊,行尸走肉……还是他王阳明神机妙算,是诸葛亮下凡?

  为此,在礼与理都不通的情况下,心开始了嫉恨之旅,掌握实权的大臣们,个个都看王阳明不爽,甚至要吃其肉,喝其血,啃其骨。

  比如,一个有实权的大臣,他以前就保举过王阳明,可后来王阳明悟出心即理后,就再也没有以后了。

  为什么?礼的问题。

  这个礼是根本无法回避的道理,也不能为了你心中的私礼,别人都不进步了。为了你个人的私礼,咱们就等着别人来烧杀抢掠?

  不行吧!

  可不行又能怎么样?

  哼!在礼的道理下,你该怎么样,还得怎么样。心在乎礼就行了,谁还在乎理的同不同意!

  …………

  这个时候,朱厚照早就已经驾崩了,新皇帝是堂弟朱厚熜。当初,王阳明平叛宁王之乱得罪了朱厚照,现在平叛土匪又得罪了满朝大臣,这个礼真是莫名其妙啊。

  但没有办法,这个礼的道理就是这么复杂,归根结底是因为心非常好礼这口,离开了礼,心还不舒服。

  理上讲不通,心里不讲理,礼尚往来呀!

  所以说,王阳明是成也礼,败也礼。心一点办法都没有,但他的心是光明的,是有道理的,心即理可是他的毕生杰作啊!

 ………… 

  经过上面两件大事后,咱们再说说这些大臣的礼,特别是对于阳明心学理论产生的私礼。以及千方百计不让王阳明回京的大臣礼。

  就这样,几千年的儒家礼,竟成了朝廷典型的拦路虎。

  为什么?

  因为,心即礼!

  除了妒贤嫉能外,就是心里的不平衡,理的丧失,导致礼泛滥。

  他们在认同王阳明心学的同时,又在心底骂王阳明为什么能创出这样的学说?你创出这样的学说,你让我们这几个大臣怎么办?难道都跟你的那个上司一样,得拜你为师?这在往后的接触中,该怎么处理关系?

  甚至要放弃大半辈子学来的孔孟礼学、程朱理学,来跟你学陆王心学?这怎么可能!根深蒂固的东西,怎么说去掉就去掉的。我们不是圣人,没有那么大的胸怀!

  这也是圣人在活着的时候不能成圣,非得死了若干年后才能成圣,最大的原因就是礼。不是圣人的理不对,而是礼出错了,是谁动了谁的奶酪的问题。与圣人活在同一年代的人,特别是地位、金钱与权利高的人,绝不允许有人比他强。就像现代的一句俗语:同是九年义务教育,你为啥那么优秀。

  所以,在我看来,王阳明就是失了礼,这个礼非常怪异,说它好吧,它根本看不出好来,说它坏吧,潜意识里还找不出大毛病。反正,好也是它,坏也是它,就看怎么理解它了。

  用最白且通俗易懂的白话来讲王阳明,则是:我比你们都强!我从小就想当圣贤!你们连想都不敢想!我能格竹子格到吐血!你们在干什么?我为了心中的心学,可以与刘瑾为敌,被迫贬逃到荒无人烟的龙场悟道,经历千辛万苦,最终成为了别具一格的圣人。

  你说,作为当朝权臣,只要有点政*头脑,谁会闲着没事让王阳明这样的人物回朝。如果真回来了,不就是让别人来取代自己现在的位置!取代了就没有了,就变相的相当于把小命交代到别人手里了,把话语权交给别人了。于是乎,按心按理按礼都不能让这种事情发生,不管它是对是错,反正对自己不利的,统统都是错误的,要努力用心清除掉。

  在朝为官,‘争执’为先。

  ‘争执’面前,不讲对错,只讲结果。

  对我有利的,错的也是对的,对的也是错的。礼到了就行。

  所以,后面的事情就应该清楚了。虽然当时民间在奉行阳明心学,分成了很多流派,可明朝廷却极力灭杀排斥,到了清朝年间基本上快绝了。别说心学了,就算别的有用的学科都被无情抛弃了,继而只读圣贤之书,只考圣贤之书。

说来也巧,传习录却流传到日本,竟然被识货的掌权人发扬光大了。

2、同理,那个人的经商理念,也经历了王阳明心学的历程,最终导致也失了礼。

  就像那个人找投资一样,看似在说理,其实就是失礼。

  举个例子:千亿万亿!你投资我的公司,以后会有千亿万亿的收入。换句话说,我的公司能赚千亿万亿,你们的公司可以吗?在当时那个年代,千亿万亿可是天文数字。

  可对于投资人来说,那个人的千亿万亿就是大话。可投资人用心来细想,则是潜意识的感觉被鄙视了:奥,闹了半天,原来是你行,我们不行啊。

  当然,那个人不可能有那样的脑残歪思想,但在理论上讲,不是歪思想,恰恰就是歪思想,这个失礼是逃不掉的。

  没有办法,诉说真理,就是失礼!

  就拿最近,那个人因为说了一句失礼的话,结果被人抓住了理,既而被有心之人借理发挥、借礼发挥……

  为此,趁你病要你命,无数人的群攻那个人,说来说去,还是因为那个礼(钱)!

  所有的事情一边倒,归根结底,还是因为礼。

  礼尚往来,可不是一句废话!

  如果大家还是不懂,举个反向例子:古代人信迷信,信邪教,信一些胡言乱语的人,就是因为礼。这个礼就是能让你成仙,能让你欲仙欲醉,能让你长生不老,能…反正各种各样精神上的好处(礼)利益。

  骗人也是礼的一种表现。

  因为,他们讲的这些歪礼,就当时的大环境来看,能立竿见影,瞬间见奇效。

  如果这时你跟他们讲真正的道理,信不信他们能扒了你的皮,抽了你的筋。

  就像那个人讲的投资产生的效果是千亿万亿,但它是不能马上见效的,它必须需要一段很长的时间来酝酿,才能出现奇效。

  所以,这绝对不是骗人的话。

  因为,这是他心中的梦想,是他的理想,是他的奋斗目标,是进行式。

  但这种进行式的实话与真话才没有人相信。他们相信的是立即见奇效的话,这样才能让他们有礼。

  现在很多骗术就是利用需求奇效心态的礼来骗人的。

说句心里话,在礼的面前,什么样的理都得靠边站。

(例子举得不恰当,大家将就的看)

3、火药,不容置疑,更是因为礼。

  礼理心解读火药:用理用理还用理,却被利欲熏心的人,当成了发财侵略礼。

古往今来,从火药出现的那刻起,它给人类带来的礼,简直数不胜数。好的礼、坏的礼,火药统统占了。

  但它为何失了礼?对,还有因为礼(利)。

  它给人类的礼是巨大,但伤害也是巨大的。对于冷兵器时代,火药就是毒瘤,不得不除。一溜烟过去,什么飞镖弓箭,高人侠客,好人坏人,统统不是对手。

  瞧见了没有,失礼了。

  失礼虽然不是火药自愿的,但它的本质就是失礼的体质。

  可话又说回来了,火药的本体就是那个理,你非得让它失礼,它能不失礼吗?如果你让火药有礼的话,它照样不是有礼吗?

礼不在火药,而在于动用火药理的那个心。

  

  (三)、礼的番外之言,恰恰就是理,但很伤心!

  大家不信的话,请仔细往下看,记住,要用心中的理来看礼中礼。

————

说句不中听、且有些违背良心的伤心话,岳飞的死,就是因为礼。因为他没有给秦桧送礼,没有给宋高宗赵构送礼。岳飞的礼给了宋徽宗、宋钦宗以及大宋的子民。

  

岳云的死也是礼,他不光年轻,还太厉害,让宋高宗赵构有了坐立不安的理由。

  秦桧能遗臭万年,更是因为礼,因,他贪赃枉法,草菅人命,贪污腐败,嫉贤妒能,残害忠良…还有卖国求荣。

  宋高宗赵构之所以昏庸,就是心中的礼在作祟。他不想哥哥回来,也不想爹回来,更不想被废掉皇位,当然,还有很多很多心中见不得光的礼由。

  包拯之所以能名垂千古,也是因为礼。他除了能断案如神、爱民如子外,最主要的是他能两袖清风,铁面无私,不要礼(钱)。

  潘仁美的死更是因为礼。

  秦始皇的暴君称号,皆是礼。但他是成也礼,败也礼(暴)。

  李斯被腰斩、灭三族,也是礼。

  李世民能当上皇帝,是因为礼。能贞观之治,也是礼。李渊是被礼逼上太上皇之位的。太子李建成的死,与礼脱不了干系。

  武则天能差点改朝换代,却没有改朝换代,就是因为心中放不下的礼。她能成为一代女帝,更是因为礼。自身漂亮是一个礼,头脑也是一个礼,手腕也是礼的体现。当然,大环境的礼也是趋势。

  更比如:尧禅位给舜,就是因为礼。

  舜禅位给禹,也是礼。

  而禹却传位自己儿子夏启,更是礼。

  商朝毁于纣王,也是礼。

  姬昌与姜子牙的相遇,也是礼。

  管仲…、商鞅的作为都是礼。

  ……

  范蠡辅佐勾践,是礼。成功后激流勇退也是礼,经商致富,更是礼。

  ……

  孙膑被庞涓迫害致残,更是因为礼。

  屈原的死,也是礼。

  陈胜吴广起义,不用说,就是礼。

  项羽之死,也是礼。

  刘邦之所以建立汉朝,也是礼。

  韩信死于礼。

  ………

  司马迁替投靠匈奴的李陵辩解,得罪下狱,被处腐刑,归根结底也是礼造成的。后来编著的《史记》,更是给予后人的礼。

  东方朔擅长用礼。

  卫青的礼更厉害。

  王莽篡权,也是因为礼,但此礼非此礼。

  王充的《论衡》85篇,也是礼。

  张衡的浑天仪与地动仪是礼,他的浑天说,更是开辟了新礼。

  孔融是因为没有送礼,才被曹操杀的。

  华佗是成也礼(医术),死于礼(医术)!而他用高超的医术救死扶伤,不是礼,又是什么?

  董卓更是因为心中的礼,才祸乱朝纲,最终死在那个礼上,还被人失礼的在肚脐上点了灯,灯在有礼的情况下,居然烧了几天几夜。

  曹操,不用说,是把礼玩出花样的人,这家伙是礼外不分,他的“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就是礼的代言词,多疑的性格就是礼,而“挟天子以令诸侯”更是礼的结果。

  吕布也是死于礼。

  刘备是成也礼,死于礼(义);诸葛亮的礼是学问,后累死于刘禅这个废物礼;张飞的勇猛是礼,醉酒打人也是礼,他死在礼上就对了;关羽是被礼活活杀死的。

  周瑜则是被礼气死的。

  孙策死于仇礼。

  司马懿能最终夺权,是先用礼骗了曹操、曹丕、曹睿,然后又用礼钻空子得到很多权礼,最后再用权礼骗迫曹爽交出兵权,所以,像司马懿这样运用礼的人,在中国礼史上无人可与之比肩。

  司马昭之心礼,路人皆知。

  晋哀帝司马丕死于长生不老药的神礼。

  ………

  王羲之的书法可是礼上之礼。

  祖冲之的圆周率是大礼中的大礼。

  陶弘景成《本草经集注》的药礼。

  隋文帝杨坚死于隋炀帝杨广的儿礼。

  ………

  中国上下五千年,反是与正在发生的事情有关的人物,基本上都与礼有关系,成也有可能就是礼造成的,但败更是有礼的成分,甚至可以说,事情的本源,恰恰就是礼诱发的。

  所以——

  等等一切的一切…

  每个朝代盛衰与替换,都是因为礼。

  忠臣成也礼,死也礼!

  奸臣成也礼,死也礼!

  明君成也礼,毁于礼!

  昏君成也礼,臭于礼!

  人间的万物,只要有活着的人,皆是有礼演变而成的。

  但是,只有高智商的人才会触发礼的威力。个别的傻子误触发礼,算是意外,威力虽不大,那也是礼。

  因为礼是贪婪的代名词。

  贪婪需要礼来帮它遮羞。

  理见了礼都要退避三舍。

  心见了礼也是无可奈何。

  因,心即理!心即礼!

  故,孔子才讲礼!

才克己复礼!

  

  …………

  (四)、最后再补充一句失礼的话。

  王阳明临终弥留之际说: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后人的我想替他补上一句:此心黑暗,亦复无言。

礼理心解读:

  我王阳明一生光明磊落,无愧于心,没有什么可说的了。我王阳明都说了,我的心是光明,你硬是给我搞成了黑暗,你让我说什么?

补上这句的意思是说,传习录漂洋过海流落到日本,既而被发扬光大,按说是一件好事,结果哪?硬是让日本人搞成了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到底按了什么心?

心黑了吧!

  

  未完待续,下一章礼理心说:姜子牙。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31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