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天剑小李飞刀葵花点穴手,武侠中十八

侠之大者,为国为民。中国功夫历来是中国文化走向国际的一张名片,也衍生出人们喜闻乐见的传奇故事,刀光剑影、快意恩仇,给人们无限的想象空间。众所周知,武术确实是中国重要的文化遗产,武侠小说是在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加以想象而写成的。那么,中国古代上真的有武艺高强的大侠吗?他们所遵循的行为准则由何而来?剑法、拳脚、轻功、暗器……这些中国功夫又有多少是真实的?

侠义精神与习武传统

儒墨两家均有侠义传统“绿林”本是西汉地名

清代黄山寿所绘《风尘三侠》

先秦典籍《韩非子》说:“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可见,中国功夫最早与“侠客”这一群体有着莫大的关系。而关于侠的起源,说法不一。章太炎认为儒家与侠有关,其在《检论·儒侠》中主张“以儒兼侠”,儒家尚勇,孔子说“勇者不惧”,儒家又尚义,杀身以成仁,这些都是侠所认同的精神品质。

鲁迅则认为侠与墨家关系紧密,其在《三闲集·流氓的变迁》中说:“孔子之徒为儒,墨子之徒为侠。”墨家以忧患救世为己任,侠与墨在思想观念上非常接近,《淮南子》记载说:“墨子服役者百八十人,皆可使赴火蹈刃,死不还踵。”另外,墨家有很多擅长打仗、专事武力攻伐的专家,墨子本人就曾凭借着自己的军事才能而“止楚攻宋”。还有学者认为侠起源于士阶层,先秦的士学习“六艺”,既有“礼乐”的文,也有“射御”的武,侠是从他们中间脱离出来的。总之,侠的起源很复杂,但可以确定的是,中国武术的两大基石就是侠义精神和习武传统。

先秦时期,会功夫的人讲求言信行果,倡导敢于为了解救别人而献身,标榜施恩而不图报,豫让、专诸、聂政、荆轲等都是这样的人。汉代则开始出现分化,一部分人依旧保持着传统的武侠精神,扶危济贫,不计自身的得失,如郭解、剧孟等;一部分人则开始走向豪暴,仗着武艺而作恶,成为了匪盗。

唐以前,习武之人要么充当门客依附于权贵,要么将武作为晋升的途径。到了唐代,“义”被看作是行武的一个最为重要的精神品质。宋明时期,习武之人仍以“忠孝节义”为主导精神,但有了自己独特的栖身场所--绿林和武林。绿林本是一个地名,西汉末年,王凤等人聚集在绿林山中对抗当时的王莽政权,宋代起有了“绿林好汉”的提法。民间“武林”的形成,是为了抵抗异族入侵、维护社会治安,他们遵守公共秩序,承认官府的权威。总之,无论是亡命江湖的“绿林”,还是习武健身的“武林”,“江湖义气”都成为习武之人最为重要的观念。

在中国古代宗法制社会中,一旦一个人沦落江湖,失去家族的庇护,就必须建立新的自保机制,要么采用“结拜”等手段重建亲缘关系,要么就遵循“义”的规则互相帮衬,这就是侠义精神经久不衰的重要原因。“非武不成侠”,中华武术有些是真实存在的,有些则是文人的想象。武术反映的是人们对习武之人的一种期待,希望有超凡本领的人主持正义,惩罚邪恶,因而,武艺又总是和武德紧密联系在一起。

真实的“十八般武艺”

唐代文人多佩剑传统武术没有内外功之分

习武是中国古代的一大传统,虽然后世文学作品多有夸大描写,但许多招式与兵器都有真实的历史源头。例如我们常说的“十八般武艺”,这种说法最早见于宋人话本小说《史弘肇龙虎君臣会》,但没有详说究竟是哪十八样,到了《水浒传》里,才有明确的说法,即枪、戟、棍、钺、叉、钂、钩、槊、环、刀、剑、拐、斧、鞭、锏、锤、杵等。这些大都是古人实际使用的兵器。

先秦时期,膂力过于常人,或者敏捷矫健的人就是武艺高强之人,他们最为主要的武艺之一是射箭。秦汉以后,剑术成为重要的武术,一些武功高手又被称为“剑客”或“剑士”,“剑”往往是习武之人的标配之一。《汉书·艺文志》有“剑道三十八篇”,这当是秦汉时期流传的剑法。

唐代文人崇尚侠义精神,尤好剑法,大诗人李白便是一个典型代表。《新唐书·李白传》载:李白“喜纵横术,击剑,为任侠,轻财重施”。其《侠客行》有句:“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赠从弟襄阳少府皓》又曰:“结发未识事,所交尽豪雄。却秦不受赏,击晋宁为功。托身白刃里,杀人红尘中。当朝揖高义,举世称英雄。”除了李白,与其同时代的崔颢,其《游侠篇》也有任侠之气:“少年负胆气,好勇复知机。仗剑出门去,孤城逢合围。杀人辽水上,走马渔阳归。”同一时期,剑也成为了唐代文人们的标准配置。古代有“左琴右剑”的说法,象征着一文一武,和武将不同,读书人的佩剑并不是御敌的兵器,而是一种象征风雅的装饰。在古人眼中,宝剑有君子之德,文人佩剑,意味着尊贵的身份和地位。

不过,武侠小说中的中国功夫与现实中的功夫其实并不是一回事。就剑法而言,早在先秦两汉时就有了剑侠传说,如《吴越春秋》记载了“越女试剑”的故事,越女以柔克刚,以竹梢为剑,后世小说中高手以木棍、竹竿、手杖等为剑大约可追溯于此。从魏晋开始,志怪小说兴起,功夫也被神秘化,唐传奇更是继承了这一点,如《聂隐娘》中,聂隐娘剑法出神入化,而后遇到对手妙手空空儿,其剑术远在聂隐娘之上,据说“人莫能窥其用,鬼莫得蹑其踪。能从空虚而入冥,善无形而灭影”。

清代任颐所绘《公孙大娘舞剑器图轴》

到了清代,小说中的剑术更加离奇,甚至出现了“剑仙”。袁枚《子不语》记载了“姚剑仙”的故事,说“剑不出则已,一出的话就有了杀气,必须要斩杀一活物后才能收敛”。近代以来对剑术进行想象描述的武侠小说就更多了,如金庸作品中就有杨过的君子剑、小龙女的淑女剑、灭绝师太的倚天剑等等。

此外,中国传统武术本没有内功、外功之分,直到明末,黄宗羲、黄百家父子提出了内家拳,才有了内家拳和外家拳的区别。但在近代还珠楼主等人的武侠小说中,出现了内功,并被神秘化,还珠楼主的《青城十九侠》首次提到了“内功”,呼吸吐纳之法变成了高深莫测的武功招式,甚至超过了外功。后来金庸、梁羽生等人的武侠小说不断丰富“内功”的想象,如金庸《天龙八部》中提到的“六脉神剑”、“无相神功”、梁羽生《女帝奇英传》中的“金钟罩”“铁布衫”等,均是小说对“内功”的典型塑造。

轻功、拳脚、暗器与点穴

练拳脚原为斗牛斗虎点穴受中医启发

侠客精神是“高来高去”,因此,古人想象出了飞檐走壁的“轻功”。“轻功”的表现很早就有,但对轻功最为精细的描述始于唐代的传奇小说,《红线》中的红线女,一夜能往返七百里,后世小说往往取象于此,如《水浒传》中的神行太保。唐代裴铏的《昆仑奴》中有一高手,能背着人飞出十几重高墙。唐代文人的想象,造就了不少轻功高超的侠客,在后世小说中,“轻功”往往成为习武之人主要的技能之一。近代武侠作品中,最著名的“轻功”,大概就是金庸作品中的“凌波微步”了。

至于拳脚功夫,有一些是真实存在的,也有一些是文人创作出来的。在古代,拳脚主要拼的是神力、速度与技巧。神力上往往表现为斗牛斗虎,我们常说“力大如牛”,这是因为古代习武之人有斗牛的传统,而斗虎的也有,且更能表现神力,因此成为小说最喜欢表现的内容。速度和技巧也是拳脚走向高超的要求,但是随着元杂剧的兴起,很多技巧在舞台上为了适应观看的需求而失去了实用价值,观赏性成为打斗艺术的追求,导致很多人错认舞台艺术为传统武术。清代出现义和团的拳乱之后,民间的练拳之风遭到了朝廷的压制,但“功夫”这一对武术的别称诞生了。也是在近现代武侠小说中,各种拳法被神化,如金庸作品中提到的“七伤拳”等等。

暗器也是习武之人的兵器之一,所谓“明枪易躲,暗箭难防”,大概暗器的发展与箭有相通之处,只不过,“箭”用于远距离攻击,而飞镖、飞刀等,可以用于近距离内突然发射,出其不意,掩其不备。在武侠小说中,对暗器较早进行描写的是清代小说《施公案》,其中的黄天霸,善于使用金镖。受有清一代的小说影响,在近现代的武侠小说中,暗器也就成为习武之人常备的兵器之一,如古龙作品中的“小李飞刀”,金庸作品中的“冰魄银针”等等。

在中医经络穴道理论的启示下,武侠小说中还出现了一种神奇的武功,那就是点穴。较早出现点穴功夫的是清代的《三侠五义》,愈往后发展,点穴功夫越神奇,清末民初北方武侠小说作家郑证因的《鹰爪王》提到了“三十六手擒拿点穴术”,电视剧《武林外传》中又提到了“葵花点穴手”,这些都是想象出来的武术招式。

(原标题:“侠”与“武”的真相:追寻中国功夫)

来源:北京晚报赵运涛

编辑:TF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11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