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合一给鸡汤还要给勺子

一、知行合一!“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知行功夫本不可离。”--王阳明!

二、告诉我应该怎么做,不如告诉我你曾经这样做过!

  光有行动方案不够,最好是作者自己就这么做过。当年参加“私人董事会”培训的时候,老师严禁我们对他人“提建议”。我问他,为什么?老师说:“每一个人的行动,都有自己特定的约束条件,外人不可能全知。你给的建议再好,他可能都做不到。”那对别人的事情,我们就只能闭嘴吗?老师说,“你可以说。但是只能说以前你自己遇到类似的情况是怎么处理的。这段经历有没有用,让对方自行去判断”,“所有人的建议,都是毒药,而所有人的经历,都是宝藏”。所以,如果一本书中,“建议”很少,但是作者自己面对挑战、找到解决方案的“经历”很多,那你大概率是找到宝了。

三、给一个具体的行动步骤更重要!

1.与其告诉读者“要照顾好家庭,又不能耽误工作”,不如给他们看一张自己的时间表;与其告诉读者“既要热情服务甲方,又不能让团队过度加班”,不如讲一个当年自己怎么找甲方要加班工资的案例;与其告诉读者“不能营养不良,但也不能暴饮暴食”,不如直接给一张自己经常吃的食谱。有用的不是抽象的道理,而是具体的行动指令。

2.《解答之书》:这本书的内文,每一页通常只有一句话,甚至一个词。履行你的义务;先不做决定;别打赌;慢慢来;遵循专家的建议;探索并享受它;尽早行动;不要告诉别人;你需要适应;存疑;拭目以待;写下来;此时不要提出更多要求;灵活对待;你得先说“谢谢”;谨慎行事;注意细节;留神走的每一步;明确地说出来;不要犹豫;继续;转移你的注意力;列出做的理由;不要等待;你需要争取主动;你必须妥协;最好专注于你的工作;慷慨一点;让自己先休息一下;重新考虑你的方法;不妥;尽快解决;是的,但不要过度;现在可以了;不能仅凭一己之力;从1数到10,再问一次……——〔美〕卡罗尔·博尔特:《解答之书》这看起来是不是有点像“算命”?当年的那些占卜者,焚香沐浴、端坐明堂,用蓍草反复推演出一个结果,再到《周易》上去查阅那句话,是不是也这样?这本书帮我们看到了一个真相:行动建议不重要,重要的是它要嵌入听建议的人的真实场景中。

3.《如何让你爱的人爱上你》

  别人赞美时,不要回答:“哪里哪里。”也不要只说一句“谢谢你”。要把赞美的阳光反射到赞美者身上。温柔地回应一句:“你真是太好了。”或者:“你能注意到这一点,真是太可爱了。”我把回赞的礼仪技巧称作“回飞镖”。这里有几个回飞镖的例子:“你的家人怎么样?”“哦,他们好极了。谢谢你问起他们。”“你的假日过得怎么样?”“谢谢,你还记得这回事!我过得非常开心。”“天哪,我喜欢你的新发型。”“噢,谢谢你注意到我的新发型。是的,我找到一个特别好的新理发师。”——〔美〕莉尔·朗兹:《如何让你爱的人爱上你》

四、“财布施”“法布施”和“无畏布施”。

  佛家把帮助人称为“布施”,又把“布施”分为三种:“财布施”“法布施”和“无畏布施”。说白了,就是:给钱、给方法、给信心。那当我们帮助他人实施行动的时候,哪种布施更重要?看起来好像“法布施”,也就是给方法最管用。读的书多了,我才知道,其实“无畏布施”更重要。就像在健身房,教练最重要的作用不是制订健身方案,而是在我们耳边说:“6!7!再坚持一下!8!漂亮!9!再来一个!10!”就像在我们失落的时候,朋友的价值不是劝导,而是陪伴。阅读的价值也是如此。对个人的具体困境,一本书能给到的方法其实很少。但是在书里,我们总能看到在类似的情况下,别人是怎么重燃信心的。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675.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