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出现之前,恐龙曾经统治地球达几亿年之久。但在大约万年前,一颗直径约10公里的小行星以每秒20公里的速度落在墨西哥湾,剧烈的撞击力瞬间制造了一个直径公里、深约30公里的巨坑,有多达25万亿吨的岩石被抛向太空。这些岩石在落回地面的过程中在大气层里摩擦、燃烧,变成一个个火球,点燃了全世界的森林,地球被尘埃包裹,阳光照不进来,温度骤降。75%的动植物因此灭绝,恐龙们冻饿而死,只剩下极少数变成了今天的鸟和鸡。
小行星撞击地球使恐龙灭绝
我们的太阳系不只有8大行星和它们的卫星,在浩瀚的太空中还有数以亿计大大小小的石块和“碎石堆”,天文学字把它们称为“小行星”。
与地球一样,小行星们也绕着太阳运行,偶尔它们会受行星引力的扰动改变自己的轨道,还有一些会与地球轨道发生交会,甚至变成流星砸到地面上来。
地球周围有许多小行星
地球大气层很稠密,大多数流星会在与空气摩擦的过程中发热、剧烈燃烧,最后化为灰烬。但当流星比较大,比如说直径达到20米,或者由不易崩解的铁质构成,它就会对地面造成非常大的破坏。
到目前为止,科学家们已经发现超过个有潜在威胁的近地天体,它们的直径都超过米,其中颗直径大于1公里。这些天体都受到严密监控,因为它们一旦掉下来就有可能对一座城市、一个国家甚至地球上的大多数生物造成灭顶之灾。
近地天体时刻威胁我们的生存
与恐龙不同,人类不会坐以待毙。科学家不仅能观察到小行星,还能准确计算这些不速之客的运行轨道、它们接近地球的时间,判断其撞击地球的可能性。
当我们意识到某一颗小行星未来可能对地球造成巨大破坏时,就会想办法摧毁它,或者让它偏转轨道。这被称为“行星防御计划”。
对于“拯救地球”的方法,科学界一直都存在争议。有人建议向小行星发射导弹,用核弹头将其炸碎,即便炸不碎也能改变其飞行轨道;有人认为可以给小行星装上发动机,通过持久的推力把它推开;还有人说炸和推都不能解决问题,还是撞击最省事。
到底用什么办法最好呢?
一些近地天体看起来直径达几百米,其实它们是由许多大小石块和粉尘聚积而成的“碎石堆”。它内部的压力不足以令其密实,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热能又散失得很快,不能像行星那样熔融成一个整体。如果我们在它的表面引爆核弹,爆炸的大部分能量会被碎石堆吸收、削弱,然后在万有引力的作用下,那些散开的石块又会重新聚到一起,变身为一颗带有核辐射的小行星。
核弹摧毁小行星不靠谱
给小行星装上火箭喷气发动机,像“流浪地球”那样将其推走,这个主意听起来不错。然而大部分小天体在运行的同时还存在自旋,它的形状不规则,表面起伏不平,很难保证火箭发动机始终朝我们想要的方向喷气,所以通过“慢慢推”的办法把天体推离地球轨道,实施起来难度非常大。
年,美国天文学家观察到一颗直径达0.8公里的近地天体(),年,捷克科学院的天文台发现其实还有一颗“卫星”,由于这颗卫星平均直径达到米,因此科学家将这个双星系统命名为“迪迪莫斯”Didymos,希腊语是“双胞胎”,“弟弟”被称为“迪莫夫斯”Dimorphos。
“飞镖”撞击小行星“双胞胎”
“双胞胎弟弟”围绕着“哥哥”旋转,它的公转周期约为11小时55分钟,于是美国宇航局NASA的科学家就想发射一个航天器去撞击它,通过观察“迪莫夫斯”公转周期的变化情况,来判断撞击的效果,但撞击几乎不会对“双胞胎哥哥”造成影响。
NASA的航天器名为“双小行星重定向测试”(英文缩写DART,“飞镖”),总投资3.13亿美元。实际上“飞镖”的主要部分就是一个公斤重的撞击器,撞击器上除了导航系统、通信系统、推进系统和一个照相机外没有其它科学设备。科学家通过计算后认为“飞镖”如果顺着“迪莫夫斯”的公转方向碰撞,可以使其公转周期加快10分钟,反之则变慢10分钟。
与小行星相比,DART微不足道
“迪莫夫斯”质量约50亿千克,它跟一座体育场差不多大;“飞镖”撞击器在碰撞前的质量仅千克,1.8米见方,用它来撞击小行星很有点蚍蜉撼大树的感觉。
然而只要撞击器飞行速度够快,它的动能就会很高,当这个动能传递给小行星时,还是可以稍稍改变小行星的飞行速度。NASA其实不需要花钱,仅通过计算就能能知道碰撞会产生什么结果。
明知道结果的事情,明知道撞击不会改变小行星“”的飞行轨迹,为什么还要耗费巨资去做呢?
因为轨道计算的结果是科学,瞄准目标实施碰撞是技术,科学与技术相结合才是生产力,才是一国科技实力的体现。
“飞镖”准确命中目标
“飞镖”从发射到撞击总共花了10个月的时间,撞击地点距离地球约1万公里,实际上航天器飞行的距离远超于此。在“飞镖”从发射到飞行的整个过程中都伴随着精确遥测技术、轨道计算和飞行控制,但凡任何一个环节出现微小疏失,“飞镖”都不可能命中目标。
“飞镖”(粉色)与小行星(绿色)飞行轨迹
考虑到远距离信号传输延时,“飞镖”在飞行的最后4个小时里需要完全自主飞行。又因为轨道控制发动机启动会使长长的太阳翼振动,进而导致摄像画面模糊,因此碰撞前几分钟不能打开发动机做轨道修正,机会只有一次,航天器需要瞄得非常准才能正中靶心。
那么NASA的“飞镖”撞击技术真的能够在未来拯救人类吗?
理论上讲,只要我们对近地天体发现得足够早,哪怕是对目标的速度或飞行角度有丝毫改变,都足以影响到它的运动轨迹,使之最终与地球擦身而过。从这个角度看,人类的任何一次尝试都具有重大意义,是值得肯定的。
参考资料及图片来源:
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