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与粽不同多元化的节日活动在厦门遍

白癜风病友QQ群 http://nvrenjkw.com/nxzx/5719.html

本报记者刘少敏

汉服爱好者穿上汉服,挂一个艾叶菖蒲缝制的香囊,三五好友齐聚一堂,斗蛋、刺五毒、编五色绳过端午节;精通传统美食的“薄饼嫂”,一个多月前就开始接订单包粽子,脂香四溢的肉粽装进一个个礼盒,寄往全国各地;厦门集美区龙舟协会会长在端午节前,就组织龙舟体验活动,让普通市民也能接触到龙舟文化。

端午节假期,多元化的节日活动在厦门遍地开花,记者走进这些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家中,听他们讲述对传统节日的理解,感受传统节日多元化形式背后的一致的文化认同感。

女儿放弃钢琴包粽子背后是文化认同

关键词

传承

●出镜家庭

家庭成员:吴招治,63岁,薄饼制作技艺(厦门同安)省级非遗传承人;丈夫庄国辉,64岁,退休;女儿庄秋铭,38岁,薄饼制作技艺(厦门同安)区级非遗传承人。

家庭住址:厦门同安区环城西路。

●未来心愿:在继承传统技艺的同时不断创新,让更多年轻人了解传统的、当地的美食文化。

吴招治(右二)一家接受本报记者刘少敏(右一)采访。

文/本报记者刘少敏

图/本报记者黄晓珍

一进大门,一米多高的铁架子上,挂着一串串热腾腾的肉粽,粽叶缝隙中渗出油汁,馨香诱人。吴招治和家人一起剪下几个,热情地招呼记者到一旁茶室品尝话仙。“几万元的订单量,茶室都堆成仓库了。”吴招治指了指茶室内堆成小山的礼盒介绍说,每年端午前一个多月就陆续有人开始下单,全国各地的都有。

和市面上大多数粽子不同,吴招治的粽子是先炒好“油饭”再包。这种“油饭”需要多次添加香菇干、虾仁干、海蛎干以及骨汤、肉汤等材料,翻炒15分钟左右,再焖盖20分钟,口感十分筋道。“这个‘油饭’也是同安薄饼的特色。”吴招治笑着说,虽然大家都称呼自己“薄饼嫂”,但爱吃她包的粽子的人也不少。

“炒这个‘油饭’是很累的。”女儿庄秋铭回忆说,年母亲刚刚开店时,自己放学后有时会被喊去帮忙,刚开始经常炒完后半天抬不起手,也就越发敬佩母亲坚持把传统厨艺做出成绩的不易。尽管敬佩,但从小学钢琴的庄秋铭一开始并没有打算继承母亲的事业,而是成为一位钢琴老师。

庄秋铭在教学中发现学生对钢琴这样的西洋乐器常常缺乏文化认同,学到一定程度就止步不前了。可是在生活中,这些年轻的孩子打卡、消费、追捧的又多是咖啡、甜品、牛排等西式餐点,粽子、面线糊、薄饼等传统美食倒成了一种将就。

年,庄秋铭彻底放弃自己原有的事业,在成为薄饼制作技艺(厦门同安)区级非遗传承人的同时,开始计划开分店,让母亲的手艺走出同安,走向年轻群体。上个月末,她们的分店开业,吸引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来品尝传统美食。庄秋铭虽然忙得瘦了五六斤,心里却仿佛找到方向。

“也不要太累哦,慢慢来。”吴招治心疼地摸了摸女儿的脸,在她看来,酒香不怕巷子深,随着文化自信的不断提高,传统美食的魅力一定能够再次得到更多人的认可。

斗蛋刺五毒编五色绳

让端午节更有“料”

关键词

乐趣

●出镜家庭

家庭成员:李维方,35岁,思明区汉服协会会长;母亲何凤英,57岁,退休;妻子郭旖旎,35岁,劳动仲裁员;儿子李宬,4岁。

家庭住址:思明区育青路。

●未来心愿:让更多人体验斗蛋、刺五毒等有趣的节日项目,让传统节日过得更有文化内涵。

李维方(左三)一家接受本报记者刘少敏(右一)采访。

文/本报记者刘少敏

图/本报记者林铭鸿

“我会画大嘴蛇。”4岁的儿子李宬,笔还拿不稳,学着李维方在纸上画“五毒”。妻子郭旖旎用五色绳编着手链,母亲何凤英一针一线缝制香囊,婆媳俩凑上前看一眼小家伙的抽象派大作,都忍不住开怀大笑起来。

“这个端午我要去北京‘取经’,就提前和家人过个节。”李维方说,得知今年北京的汉服爱好者要搞一场隆重的端午活动,他便立刻买了机票。在他看来,端午绝不应该只是吃粽子、划龙舟,他想重拾更多被遗忘的传统项目,让传统节日变得更有“料”。

“比如说画五毒、刺五毒这个项目,就非常有趣。”李维方把画好的草稿固定在飞镖盘上,蛇、蜈蚣、蝎子、壁虎、蟾蜍五种形象围成一圈均匀分布,他拿起一支飞镖随手一丢,射中最上方的蝎子。“爸爸好厉害,我也要玩。”儿子李宬在爸爸帮助下成功射中最下方的壁虎,开心得直鼓掌。

为什么端午要刺五毒呢?李维方解释说,端午前后天气渐热,毒虫活跃有时会咬伤人,因此五月五日也就俗称毒月毒日,刺五毒除了有祛病祛疫的美好寓意外,也是一种群体娱乐活动。此外,古人还有制作香囊的习惯,一般会将艾叶、丁香、藿香、菖蒲等中草药研磨成粉,缝成随身香囊,起到驱虫防疫的效果。

“还有斗蛋、编五色绳许多好玩的事呢。”妻子郭旖旎编好手链给李维方戴上。年端午,郭旖旎迎来嫁给李维方后的第一个端午节,那也是李维方第一次在厦门组织端午节活动。现场除了各类好玩的传统游戏,还备了斤糯米供大家现场包粽子,捐赠给有需要的人。

自己动手包粽子,可难倒了不少年轻人,后来还是李维方的母亲和丈母娘一起来助阵,现场教学。“平时叫年轻人包粽子根本不现实,但是端午节氛围就很好。”母亲何凤英说,年左右儿子爱上汉服后,自己也曾一度反对过,认为是奇装异服容易遭人侧目。这些年下来,她不仅理解了儿子,自己也买了几套汉服。“爱汉服其实是爱传统文化,”李维方说,复原传统节日中的项目,结合当下的审美,让节日变得更有趣。

划龙舟不觉得累

想办龙舟文化博物馆

关键词热忱

●出镜家庭

家庭成员:陈少强,35岁,集美区龙舟协会会长;父亲陈子明,61岁,已退休;母亲林素珠,58岁,已退休。

家庭住址:厦门集美区浔江社区。

●未来心愿:希望有朝一日开办龙舟文化博物馆。

陈少强(右二)和他的父母接受本报记者杨霞瑜(左二)采访。

文/本报记者杨霞瑜

图/本报记者林铭鸿

“那应该是大家划龙舟划得最惊心动魄的时刻!”夜晚进行龙舟赛前训练时,突然电闪雷鸣、大雨倾盆而下,陈少强和队友们只能以最快的速度划向岸边,和雷声相呼应的是他们因为害怕而心跳加速的声音……在拥有百年历史的古厝里,陈少强提起热爱的传统体育项目时,眼里泛着光芒。

作为一名龙舟爱好者,陈少强第一次接触龙舟是在9年前,他以划手的身份加入了厦门集美区龙舟池举办的海峡两岸龙舟赛。“每晚划完6公里再回家吃晚餐。”陈少强说,比赛前2个月的集训都是在晚上进行的,因为白天大家都要上班,但是不管训练到几点,母亲都会为他留好晚餐。“集训很辛苦,可以看出他真的很喜欢划龙舟,仿佛不觉得累。”母亲林素珠在早出晚归的陈少强身上,感受到他对龙舟比赛的重视。

父亲陈子明介绍说,作为东道主,集美人对赛龙舟的热情由来已久,生活在陈嘉庚先生的出生地——集美大社,当地人对陈嘉庚先生在上世纪50年代组织划龙舟的故事并不陌生。当时,村里大多数是渔民,陈嘉庚先生倡导村民一起划龙舟,而这项水上运动延续到现在,端午节赛龙舟的画面已成为集美龙舟池的一道靓丽风景。

受疫情影响,近两年在龙舟池举办的赛事都暂停了。“喜欢龙舟文化的市民游客可以在专业的赛道体验米的划龙舟活动。”陈少强介绍,今年以全民体验为主,不少前来参与体验的小学生表示,下水体验比在岸上观看龙舟竞渡紧张刺激,彼此间的较真劲儿仿佛就在比赛现场。

“龙舟船上的22个人,每个人都至关重要,团队合作才可以让龙舟快速前进。”当遇到体验者参加完岸上培训,因为害怕,想临阵退缩时,陈少强会鼓励对方勇敢尝试,他告诉体验者岸边有救生员、救生船保障安全,放心地边欣赏嘉庚建筑,边体验划龙舟吧!

从一名普通的龙舟划手到领队,再以集美区龙舟协会会长的角色参与策划龙舟赛事,陈少强认为他对龙舟文化始终饱含热情,很大一部分原因和他成长的地方有关系——有着浓厚的龙舟文化氛围的集美大社。他希望,将来有机会开办龙舟文化博物馆,让更多人认识龙舟文化、感悟嘉庚精神。

责任编辑:蔡伊琳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53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