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明特别喜欢玩愤怒的小鸟这款游戏。这款游戏是网络上愤怒的小鸟的“真实版”,需要自己摆好积木,在用弹弓发射出小鸟破坏积木。看到孩子很喜欢这种类型的游戏,小明的爸爸妈妈一下就给小明买了五六款,里边有射击的枪、飞镖等等。看到孩子高兴,家长们也感到也欣慰。
我们会发现,很多爸爸妈妈都像小明的爸爸妈妈一样,会给孩子买许多玩具。因为现在都是独生子女,父母赚钱就是给孩子花的。除此之外,爸爸妈妈也有可能工作很忙,所以希望用更多的玩具来弥补孩子,让孩子不再感到孤独。总之,面对玩具,绝大多数的爸爸妈妈都持有“多多益善”的态度。
但是,孩子的玩具堆成了山,真的有利于孩子的身心发展吗?这对孩子真的好吗?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著名的教育家李玫瑾曾经说过,孩子的玩具堆成了山,其实是最伤孩子的一种做法。那么,接下来,就让我们看看,孩子玩具过多,到底对孩子有哪些影响吧!
1、影响孩子的注意力
在一个亲子节目上,有一个孩子的爸爸问专家:我的孩子为什么看书只能看两分钟,过了两分钟马上就开始做其他的事情了?
专家反问这位爸爸:那孩子玩玩具能集中注意力吗?爸爸说:也不行,他基本上玩不完一个玩具。
这个案例告诉我们,孩子玩具太多,是不利于孩子专注力的发育的。现在玩这个玩具,过了几分钟又去玩下一个,三心二意,没有办法玩好一个玩具。这样的孩子长大了之后,做事情也会是缺乏注意力的。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变得三心二意不利于孩子未来的发展。
2、阻碍孩子深入探索世界
著名的美国教育家高普尼克就曾经说过:孩子比成年人更适合成为科学家,因为他们天生就会发问,就会想要搞懂世界的奥秘。确实,我们发现,小的孩子很愿意去深入探索,而玩玩具其实也是一种探索。
但是,孩子的玩具太多,是没有办法让孩子安心去探索一件事情的。就像是太多玩具会让孩子注意力分散一样,太多的玩具同样会阻止孩子探索的“深度”而仅仅停留在“广度”上。
3、影响孩子的秩序感
孩子在玩玩具的阶段刚好是孩子秩序感的培养阶段。秩序感对孩子来说很重要,未来会影响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
可是,孩子玩具太多,每天都处在许多许多的杂乱的玩具之中,这种视觉上的冲击会严重的损害孩子的秩序感。我们发现很多学生上了大学之后,宿舍都很杂乱,究其原因,可能和他们小的时候玩具太多,秩序感受到破坏等等都有着紧密的关系。
现在我们知道了,在孩子玩具的这件事情上,并不是多多益善,孩子的玩具堆成小山也并不是一件好的事情。所以爸爸妈妈们应该严格控制孩子玩具的数量,并且利用玩具来发展孩子的相关能力。那具体应该怎样做呢?接下来,就来给各位爸爸妈妈们介绍几种好的策略吧!
1、玩具不一定要买,也可以从生活中取材
这是最容易被各位爸爸妈妈们忽视的玩具。其实,家里的日用品,海边的贝壳,树上的树叶等等,都是孩子很好地玩具。这种从生活中取材的玩具可以让孩子更加热爱生活,更加亲近自然。
除此之外,生活中有着很多的玩具,他们都看起来很平凡和普通。但是,关键之处在于看孩子有没有会发现的眼睛以及创造力,如果孩子能玩出新的玩法,那孩子未来一定有很会创新的人。孩子的创新能力也就在玩玩具中得到了很好地培养。
2、父母的陪伴永远是最好的玩具
如今,爸爸妈妈们都工作繁忙,就算下了班还要忙着做饭等等,很少有时间来陪孩子。为此,爸爸妈妈们总是喜欢买很多玩具,弥补孩子的空虚。其实,这种做法是错误的。因为,任何玩具都替代不了孩子的爸爸妈妈,父母的陪伴对孩子来说,才是最好的玩具。
因此,爸爸妈妈们虽然工作繁忙,但是仍然需要抽出一些时间来陪孩子。孩子还小,爸爸妈妈对孩子的爱是很重要的,可以给孩子安全感。这种感觉远远是冷冰冰的玩具所没有办法取代的。因此,爸爸妈妈要承担起照顾孩子的责任,再累也要抽出时间陪陪孩子。
3、让孩子独立整理玩具
许多爸爸妈妈都认为,孩子玩完了玩具就没事了,也不用收拾得,省的下次再拿出来。其实,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正确的做法是:孩子玩完了玩具一定要收拾起来,并且最好是自己收拾而不是爸爸妈妈越俎代庖。孩子自己收拾玩具可以形成很好地秩序感,未来也是一个做事有始有终,有条理的人。所以,让孩子独立整理玩具也是爸爸妈妈们不容忽视的一点。
孩子的玩具太多,对孩子来说并不是一件好的事情。真正地玩玩具贵在“精”而不是“多”。纠正了错误的观念后,相信爸爸妈妈都会正确看待玩具的数量了。那么,对于如何引导孩子更好地玩玩具,大家还有什么观点和看法呢?欢迎大家一起在评论区留言和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