镖局走镖为何要插镖旗,这不等着挨抢吗?其实就怕贼人们不知道!
19世纪20世纪末,随着电报和邮政系统普及以及铁路干线的先后通车,镖局渐渐消亡,前后历时不过一个多世纪而已,从镖局出现以前,客商们出行一般会自带武器,以唐代丝绸之路上的商人们为例,他们通常结伴而行,一个商队往往有成百上千人组成,骆驼往往超过千头,富有的商人会雇佣一批私人武装,包括弓弩手和剑客。
另外一些商人则带有半武装的仆从,平时充当马夫和搬运工,遇到危险也可以拔刀迎敌,然而历代政府对拥有武装的商旅常有疑虑,对民间武器的限制越来越严格,将金钱投资于私人武装,也势必对商人们经营生意产生一定影响,所以在清中期,武装押运发展成为了专业化的镖局生意。
清代常见的刀枪棍棒的兵器,甚至火枪都是镖局的武装,既然镖局并不都用飞镖,那么“镖”怎么会成了“局”的名字呢?这其实也是因为镖、标的通用。“标”有标志的意义,泛指高而尖的物体,根据民国时期镖师的说法,他们所押运的财货银两就叫“镖”,而装财物的车辆叫做镖车,镖局的“镖”指的不是飞镖,而是镖车上高扬的旗帜等标志物。为图吉利,“標”字被换成金字旁的“镖”,拆开来就是“金票”两个字。
那么为什么镖车上一定要插镖旗呢?如此明显的标志不是明摆着告诉绿林好汉,此处有宝,速来打劫吗?实际上镖局走镖不仅要高插镖旗,还要高喊镖号,就怕被人认错了字号,镖行押运的往往是大宗货物,车马众多,从一开始就不可能避过这样人们的耳目,索性大张旗鼓大摇大摆的走过去,这样一来则人们反而不敢动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