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的历史就是人类的历史剑之书T

中科白癜风公认好口碑医院 https://wapjbk.39.net/yiyuanfengcai/yyjs_bjzkbdfyy/

(转载请注明出处)

作者简介:中国传统武术练习者,英国留学工作时候,开始接触欧洲历史武术(EuropeanHistoricalMartialArts),现在主要练习Rapier迅捷剑、双迅捷剑、迅捷剑加匕首,带几个学生一起。才艺有双绝,数据之学和冷兵之学,数据之学以谋生,冷兵之学以自娱。从三百六十五式穷尽一个大周天变化的青萍剑法入门,后学习博览古今中外各门各派剑法,交流切磋,学习砥砺,寄情书剑,晨昏相伴,由博而约,化万法为一法。

今天为大家介绍一本书TheBookoftheSword(我们译为《剑之书》),作者是英国人RichardFrancisBurton,写于年。

这位Burton是位奇人,理查德·弗朗西斯·伯顿爵士(SirRichardFrancisBurton,~),英国军官,著名探险家、语言学家、人类学家,通晓25种语言和15种方言,是人类历史上掌握语言最多的人,同时也是一名著名的剑客。他出版过43卷探险记,30卷译著,包括全套16卷本的《一千零一夜》。他是第一个发现非洲坦噶尼喀湖的欧洲人,他考察过索马里穆斯林禁地哈勒尔,还曾以“天生的”穆斯林身份去麦加、麦地那朝觐,之后写下世界名著《走向圣城》,该书记载了他对东方圣地的考察,第一次将圣城的情况全面系统地介绍给西方世界。

TheBookoftheSword扉页

理查德·伯顿先生画像

这样一位奇人写的《剑之书》有什么特点呢?首先这是一本介绍剑的发展历史的书,在介绍中,Burton就提出了名言“Thehistoryoftheswordisthehistoryofhumanity”,剑的历史就是人类的历史。Burton先生学识丰富,彻底从历史发展的脉络来阐述剑的历史,展示出剑的历史和人类的一些关键战争以及钻木取火、指南针、造纸术和印刷术的进程是息息相关的。

其次,与Burton语言学大师的身份相吻合,书中解析了每个国家的文字,尤其是象形文字和兵器的关系,比如汉字“我”字形是一种兵器,“我”字的演化,从类似戈的武器开始。

大家会发现各个国家的象形文字中兵器和战争的成分非常丰富,构字方式也大同小异。

第三点,这本书详细分析了不同制式的剑在力学效果和技法上的差异和优劣。笔者在写本文的过程中发现,伯顿持有“天下文明出埃及”的看法,当然这源于他在尼罗河区域的考古研究和丰富的古埃及文字知识,但是在解释中国象形文字时,还是有明显的错误。笔者对华夏一脉传承的汉字象形文字有所学习,初步读过《说文解字》,对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等中国传统语文学有所知晓,更处于人工智能充分运用于考古的时代,是算法领域的资深从业人员,所以满怀对伯顿的崇拜着手撰写此文,却顿生一种豪情:伯顿、商博良、斯坦因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先来看一下这本书的目录:

前言

介绍

参考文献

第一章序言:武器的起源

第二章人类最初的武器——石头和棍子;最早时代的武器;木头、骨头和角的时代

第三章木头时代的武器;木制飞镖和木剑;石制飞镖和石剑;木石组合制飞镖、剑。

第四章铜器时代的剑

第五章合金时代的剑

第六章早期铁器时代的剑

第七章剑是什么?

第八章古埃及和现代非洲的剑

第九章中亚地区的剑

第十章古巴比伦、亚述、波斯以及古印度的剑

第十一章古希腊的剑:荷马、海希奧德希罗多德、迈锡尼

第十二章古罗马的剑:古罗马军团和角斗士

第十三章早期罗马帝国野蛮人地区的剑

结语

索引

我们来看看,为什么伯顿先生说“剑的历史也是人类的历史”呢?人类最先做出的技术努力很有可能就是武器的制造。与低等动物天身自带身体武器来进行生存相比,人类依靠制造的工具来进行攻击和防御,所以人类首先的工作就是去武装自己。伯顿从人类的起源、人类与动物的区别以及武器战争在人类社会的重要角色,来说明武器的重要性和起源。用毛泽东主席《贺新郎读史》词来说就是“人猿相揖别。只几个石头磨过,小儿时节。铜铁炉中翻火焰,为问何时猜得,不过几千寒热。人世难逢开口笑,上疆场彼此弯弓月。流遍了,郊原血。”毛泽东主席纵有千古,但在格局上,我个人感觉是胜过了伯顿先生。

我们看看书中第六章“早期铁器时代的武器”。他对于铁的第一课直接追溯到了尼罗河谷(NileValley),他称之为所有科学和艺术的诞生地。从象形文字的声旁和形旁角度来阐述“铁”相关词语在古埃及文字中的字形。

书中第七章讲“剑是什么?”从剑的护手角度对剑进行分类,比如圆形的护手利于防护刺,十字的护手利于防护砍,而迅捷剑Rapier的护手自然是防护砍和刺的巅峰之作。

又从刃的角度对剑进行分类,从直刃和弯刃角度对剑进行了分类,比如弯刃,阿比西尼亚人是两边开刃,古希腊刃是凹面开刃,一般的军刀是凸面开刃。直刃,也分砍和刺的,双手或是单手握,剑尖开不开刃,或只是剑尖开刃。当然强剑身和弱剑身的知识也介绍到了。

砍和刺比起来,人的本能都是砍的运动比较顺,刺则需要专门的训练。伯顿先生对刺比起砍在运动轨迹上的优势进行了详细论述:刺会暴露更少的目标,而砍会暴露更多的目标。书中还列举了拿破仑和他的将领在一次战役后特别强调要使用“刺”的技法。

书中还阐述了直刃和弯刃砍的轨迹差异,弯刃会产生一个更大的砍伤伤口。

砍的武器的横截面分类

刺的武器的横截面分类

不同类型的横截面出现在什么样的剑上,书中对其历史渊源与用法特点都作出了介绍。

书中还记载了对剑的震动点进行确认的技术突破的有趣历史,来自于伦敦的HenryWilkinson,他最早改进了确定剑的震动点的方案。

第八章“古埃及和现代非洲的剑”中Burton先生毫不掩饰其“人类文明出埃及”的看法,“nothinganteriortoEgyptinthecivilizationofLanguage,ofLiterature,ofScience,ArtandArms.”他还谈及那时候的埃及学家正在抛弃错误的、单方面的理论,一种基于残缺的希腊文、拉丁文和希伯来文的人类学研究。他认为希腊和罗马神话都源于古埃及神话。他还介绍了古埃及象形文字中的兵器构成,例如埃及方阵武装中的大型盾牌、矛以及剑,这个字通常叫做Seft,是几种兵器拼成的一个字。

笔者在阅读该书过程中也发现伯顿先生之才高,但是他对于中国文字的认识还是有一点问题的,比如他提到“人”字的象形含义是“两条腿”,其实甲骨文并非如此,“人”的象形含义是一个人农耕时侧面形状,躯干弯曲,手在胸前。

另外他在论述铁器时代的时候,对于古埃及象形文字的“铁”是懂的,但对中国“铁”字的构形并无解析。

中国铁的小篆

最右边有个戈

当然伯顿先生在介绍兵器历史的时候,能够结合各个国家最早象形文字中的兵器成分来进行阐述,立意之高,前不见古人,后也再难有来者。

为什么剑的历史就是人类的历史?按照笔者的亲身体会和理解,首先,不同时期的剑,或用于战场,或用于决斗,或用于自卫,背后孕育着不同的历史故事,比如拿破仑之剑、威灵顿之剑、克伦威尔之剑等等,背后都是一个个精彩动人的历史故事,一首首泣血的长歌。决斗剑的背后又有贵族阶层特殊的为荣誉而战的故事,以及背后一系列的男人与男人、女人与女人之间的恩怨情仇。自卫之剑,背后又富含着城市化的一系列故事,比如说英国维多利亚时期贫富差距大,绅士经常受到贫民的袭击,那么针对绅士自卫的手杖剑法也诞生了。其次,剑的生产工艺,从石器时代到青铜时代,到铁器时代,再到钢剑时代,背后又有人类冶炼技术、锻造和铸造工艺的演化,每个地方矿石产量和特点等等。比如,大马士革剑,从欧洲中世纪研究到今天,人们发现其中有碳纳米管结构。火药、印刷术等关键人类进程也对剑的发展起了重大作用,火药的诞生、战场形态的变化,给剑的战场作用带来了变化;印刷术的诞生使得剑谱从中世纪末期和文艺复兴早期开始大规模印刷普及,使得更多商人和中产阶级新贵可以练剑。

笔者也从剑法练习和研究中获得了丰富的历史知识。在现代社会,练习古典剑法,学习相关知识,已经是屠龙之技,但是其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和历史知识,知行合一地对其进行学习,也是非常有趣的事情。以伯顿先生之才高,如此巨作,并不是他最出名的作品,但是对于兵器爱好者来说,确实没有其它兵器历史书能在立意和内容上打通语言学、人类学、历史学、冶金学和具体剑法的壁垒,融会贯通地来阐述剑的历史。伯顿先生的学问,吾辈虽学,亦不能精,能够有所启发、获得一些收获就很不容易了。尤其是阅读门槛极高,从各文明古国象形文字,到他所处的19世纪英语,牵涉面之广,也不是一下子能读下来的。不过还是推荐大家阅读。笔者也会把相关知识和体会介绍给学剑的学生们。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44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