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刚播出,明兰为了赢回姐姐的嫁妆,跟顾廷烨顾二公子比试投壶,居然两把就赢了所向披靡的顾二。
《知否》的热播,让很多人知道了古代有投壶这项活动。
投壶是古代士大夫宴饮时做的一种投掷游戏,也是一种礼仪。在战国时期较为盛行,尤其是在唐朝,得到了发扬光大。投壶是从先秦延续至清末的中国传统礼仪和宴饮游戏,投壶礼来源于射礼。由于庭院不够宽阔,不足以张侯置鹄;或者由于宾客众多,不足以备弓比耦(比耦,意思是在射礼的过程中,司射把六名射者,将射艺相近者两两配合为一组,一共三组,分别称为上耦、次耦、下耦,是所谓“三耦”,每耦有上射、下射各一名);或者有的宾客的确不会射箭,故而以投壶代替弯弓,以乐嘉宾,以习礼仪。
投壶是把箭向壶里投,投中多的为胜,负者照规定的杯数喝酒。
欧阳修《醉翁亭记》“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中的“射”指的就是“投壶”这个游戏。
西方也有类似于这种的活动,那就是飞镖,现在的酒吧、年轻人的房间里还经常有看到。还有国人在景点经常看到的套圈大概也能算这类游戏。
飞镖运动于十五世纪兴起于英格兰,二十世纪初,成为人们在酒吧进行日常休闲的必备活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飞镖运动日趋职业化,出现了职业协会、职业比赛,以及大量的职业高手。
同样的通过《知否》,大家也知道了一个古代典型的器型——投壶,“投壶”既是游戏的名称,也是这个游戏中使用的壶的名称(是不是有点拗口?)并由此而衍生出我们日常经常称谓的贯耳瓶。
铜投壶清乾隆清宫旧藏
通高44.5厘米口径6.7厘米
此投壶为乾隆帝御用器。通体凸雕花纹,头部主体为夔龙纹,两边饰回纹,双耳各有3道回纹,内有夔龙纹和莲叶纹。颈部两端为蕉叶纹,中间方形四面以篆书刻乾隆帝御制诗文,有“乾隆戊辰御制并题”落款(乾隆戊辰为乾隆十三年,年)。壶肩部有连珠纹、如意云纹和缠枝莲纹,寓意吉祥如意、富贵高洁。壶腹纹饰以夔龙纹为主体,间以回纹边饰,底部为蕉叶纹底托。
此投壶花纹古朴,造型凝重,儒雅稳重,文字装饰与花纹图案相得益彰,为清代投壶中的精品。
同样,在清宫旧藏中有一件哥窑青釉贯耳瓶,这件贯耳瓶完全取了投壶的型。
哥窑青釉贯耳瓶宋
高11.5厘米口径2.5厘米足径4.2厘米
瓶直口,长颈,扁圆腹,圈足。口沿两侧对称置贯耳。通体施米黄色釉,釉面开细碎片纹。此瓶在造型上摹仿西周青铜礼器。口耳相连的曲线增加了口部力度,与扁圆形腹部上下呼应,构成视觉上的均衡,给人以稳重之感。通身细碎开片,静穆、优美。
广义上来说,投壶也可以属于贯耳瓶的一种,甚至于就是贯耳瓶的原型,我们一般对贯耳瓶这样定义:贯耳瓶,器形仿汉代投壶式样,直颈较长,腹部扁圆,圈足,颈部两侧对称贴竖直的管状贯耳。
在投壶的基础上,古代工匠们结合系罐的功能,也创造了很多容器功能的贯耳瓶。
又称“带系罐”。是有系陶瓷罐的统称。有双系、四系、六系、八系、十系罐。隋唐时继续大量生产。宋元时相对减少,明代又相对增多。
淮南窑青釉划花莲瓣纹四系盘口瓶隋
高43厘米口径15厘米足径13.5厘米
瓶盘口,长颈,溜肩,肩部置四个由双股泥条制成的竖系,鼓腹,腹以下渐敛,近底处外撇。通体施青绿色釉,釉仅及腹下部,釉下施有洁白的化妆土,釉面开有片纹。釉下纹饰为划花和印花,颈、肩部均戳印圆圈纹,肩部有两道划花纹饰,上为覆莲瓣纹,下为忍冬纹,腹部三道划花纹饰,上下均为覆莲瓣纹,中为忍冬纹,每层纹饰间均以弦纹相隔。
琉璃厂窑绿彩双系瓶
高29.9厘米口径7.5厘米足径9.2厘米
瓶盘口,细颈,溜肩,腹部修长,肩部两侧饰双系。外壁施半截黄釉,下半部露胎,釉面以绿彩装饰,花纹简朴大方。
琉璃厂窑又称华阳窑,是四川成都地区唐、宋时期的瓷窑。窑址在华阳县城以南胜利乡一村,因当地俗称“琉璃厂”,故名。该窑始于五代,盛于南宋,以生产日用陶瓷为主,如碗、杯、碟、壶、瓶、罐、炉、灯及小件玩具。琉璃厂窑的器物胎体较粗糙,胎中含铁量较高,故胎色多为紫红、褐或土黄色。为弥补原料的缺陷,多于坯上敷以化妆土。
这些贯耳瓶两侧的管状贯耳则起到了系罐中系的作用。
哥窑八方贯耳扁瓶高14.9厘米
瓶仿青铜器式样,为八方形,口微外撇,颈部凸起两道弦纹,两侧各有一筒状圆形直耳,中空,俗称“贯耳”。腹下部丰满,高圈足微外撇。底足一周无釉,呈黑色。此瓶釉面光亮莹润,通体开细碎鱼子纹,纹片自然美观,别具一格,为典型的哥窑产品。
但是,大部分的贯耳瓶的贯耳用在陈设器、花器时,起到的是装饰的作用。
金益荣作品官窑贯耳瓶
贯耳瓶的“贯耳”二字究竟是来自于投壶游戏中的一种贯耳方式,还是直观的表示“直贯的耳”,这个就不太清楚了。
北宋神宗熙宁五年(年),司马光作《投壶新格》一卷。其中在投壶方式上,他定有“有初”(第一箭入壶者)、“连中”(第二箭连中)、“贯耳”(投入壶耳者)“散箭”(第一箭不入壶,第二箭起投入者)、“全壶”(箭箭都中者)、“有终”(末箭入壶者)、“骁箭”(投入壶中之箭反跃出来,接着又投入中者)等
贯耳
尤其是瓶颈制作成撇口等形状后,两侧的管状已被口沿遮挡,至少投壶的作用是起不到了。
后人在创作中,贯耳也不再仅仅用在瓶上,也用在了罐、尊等器型上,相得益彰。
毛正聪作品贯耳尊
金益荣作品官窑花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