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影视剧中,镖师往往都是英俊潇洒、功夫了得,一旦遇到山贼劫道,拔刀上前就是一顿砍杀。但事实并非如此,镖师的生活比电影里更实在,也更有意思。
遇匪不用急,抱拳称兄弟
会友镖局镖师的首要任务就是护镖,清末民初的时候,有钱的士绅、运货的商人,以及走马上任的官老爷,都会雇佣镖师。就连地方官运送饷银,都需要请镖局派人保护才行。究其原因,还是世道乱,土匪盗贼多则七八十人一伙,少则三两人一群,埋伏在山间小道,伺机打劫。
别看电视里镖师遇到劫匪上去就打,实际情况还真不是这样。民国初年的老镖师回忆起来,和土匪打交道,专门有一套规矩。比如,很多贼人喜欢在道路中央放一堆荆棘,拦住镖车的去路。镖师一看前面路被挡住了,就明白遇到贼人了,行话叫做“恶虎拦路”。
这时候,贼人都藏在旁边的树林里,领头的镖师不能直接过去把荆棘挑开——贼人好不容易放上去的,你直接挑开太不给面子,那意思就是要开打。正常来说,镖师会让车队停下,吩咐手下的弟兄们准备好刀枪,围住镖车。他自己则放下武器,下马往前走几步,要和贼人说说话。
这时候贼人就出来了,镖师满脸笑容,像见了自家兄弟一样,抱拳行礼,大声招呼:“当家的辛苦了!”贼人也赶紧回礼,回答说:“掌柜的辛苦!”这就算是搭上话了,贼人接着问:“哪家的?”镖师回话,报上自己镖局的名号。对方再问:“你贵姓?”镖师也要作答。但是,你不能问贼人“贵姓”,毕竟人家是劫道的,问了人家会觉得你别有用心。
镖师和土匪称兄道弟,开始用黑话交谈。贼人问:“穿的谁家的衣?”镖师要回答:“穿的朋友的衣。”贼人接着问:“吃的谁家的饭?”镖师答:“吃的朋友的饭。”这个“朋友”指的就是贼人,毕竟没有贼,镖师也就丢了饭碗。
贼人和镖师经常相见,都是拿命赚钱,肯定互相留面子。双方黑话一说开了,贼人就主动把荆棘挑开,让出了路。镖师带着队伍通过,临别还要客气两句:“当家的,你有什么带的?我到某地去,二十来天就回来。”贼人一般会回答:“没有带的,掌柜的,你辛苦了。”
路上遇到贼人,一般都是黑话闲聊几句,双方相安无事。毕竟镖师身上都有功夫,一般的贼人也不会轻易动手。但有时候也会遇到特殊情况,比如直隶、河南等地有红枪会,他们要是遇到镖局的人,经常会拦下来不让走。其实,他们也不抢东西,就是要和镖师比试比试,看谁有本事。
拜师学武艺,刀枪加暗器
李尧臣想当镖师不简单,必须要有真功夫。清末民初的著名镖师李尧臣,14岁从直隶进京讨生活,18岁加入了著名的会友镖局。咱们看看他的回忆,就知道镖局生活有多苦了。
李尧臣出生于冀州李家庄,从小就跟着乡人练武,所以有些底子。进了镖局之后拜师宋彩臣,先练拳术“三皇炮捶”,接着练六合刀。随后就是练大枪,三十六点,二十四式。十八般武艺,拳脚功夫,都要练一练。
因为走镖有时候是水路,需要在船上施展手脚,又要练短家伙。比如分水揽、雁月刺、峨眉刺、梅花状元笔,在船上贴身打斗好使的兵器。练完了这些之后,还要学暗器。小说上说镖师使用“金镖”,那都是瞎编的。实际上就是普通的飞镖,一个镖一斤重,所以也叫“斤镖”。
并非每个镖师都会用镖,而且就算会用,身上也不会带太多。飞镖只是暗器的一种,镖师还会用紧背花装弩、飞蝗石子等,威力也很大。比如紧背花装弩,又称为“背弩”,基本构造和普通手持弩箭一样,但是稍微小一些。这种弩都是平绑在背上,藏于衣服之内,用的时候上身往前一躬,腰背上的绳子触发机关,弩箭就发射了出去。因为发箭时不需要用手,一弯腰低头,箭就从后颈处射出,所以很难防范。
练完这些之后,还要练轻功。飞檐走壁、蹿房越脊的本领必须有,手抓着房椽子头,往上一翻一丈多高,轻松就蹿上了房。落到房檐上的时候,必须轻轻落下,不能有动静,不能让人发现了。
除此之外,还要练马上的功夫。镖师真要和贼人动起了手,不会主动下马的。一般都是骑在马上或者站在镖车上,手持长枪击退对手。那种拔刀冲进人群左右拼杀的情景,都是小说或者电视剧编出来的,俗话说“双拳难敌四手”,镖师不会轻易冲进敌阵的。
贼人要动手,绝不放让他走
民国河北练武的人刚才说遇到贼人先称兄道弟,一般双方都会和和气气,相安无事。但是,真遇到亡命之徒,该打还要打。镖师的任务就是护镖,为了保住自己的名声和饭碗,有时候就要拼命。
正常来说,镖师的身手要比贼人好,所以一旦打起来几个回合就能解决问题。但如果遇到对方人多,那就麻烦了。李尧臣有一次护镖路过固安县浑河以北的摆渡路口,镖车都上了船。十几个船户一看这是送的镖,肯定里面银子不少,于是打算劫镖。镖师当时只有七八个人,又是在船上施展不开,和对方缠斗了好一阵子才脱险。
光绪二十七年,会友镖局从保定往天津运10万两盐政现银,都是两一个的大元宝。当时镖局派了8个人保护着,乘四条船往天津走。结果船到了下西河,遇到税务司的人拦住要检查——好几十个人都穿着官衣,衣服上印着“税务司”的字样。
没想到,这些人是土匪假扮的,一上船就打了起来。当时对方人多啊,镖师功夫再厉害也没用,被打死了四个。幸好官兵及时赶来,土匪被吓跑了,最后一检查,丢了两银子。镖局没办法,折损了4名镖师,还赔了钱。
这事儿肯定不能善罢甘休,不然镖局以后没法混了。于是派人查,知道为首的名叫宋锡朋,手底下至少一两千土匪。京城的八家镖局就联合起来,派了一百多人前去交战。对方虽然人多,但毕竟是没什么真功夫,一连纠缠了好几个月,追到保定才把他们打垮。后来,宋锡朋逃到东北当土匪了。
到了光绪二十八年,镖局又探得消息,宋锡朋回来了。会友镖局的40多人连夜赶路,把宋锡朋抓了起来,送到保定官府,砍了脑袋。
这种事情不是一次两次,总有人为了钱不要命,敢抢镖局的东西。不过他们就算得手,镖局也会想尽办法追杀报仇,绝不会轻易放他们生路的。
土匪要进城,陪着玩全程
镖局清末的京城镖局,还有一个不为人知的秘密。当时的大镖局都有后台,一般都是朝廷有权有势的官员。比如著名的会友镖局,后台老板就是李鸿章。背靠大树好乘凉嘛,镖局不用这些官员出资,而且还会专门派人去他们府宅当护院,这样的话,一般人就不敢招惹镖局了。
当时的京城专门有“采访局”,负责抓捕盗贼强盗。这些捕快本事也大,京城内外有些名气的盗贼都认识,只要这些人一进城,采访局就派人跟上了。天子脚下嘛,不能任由这些土匪盗贼胡来,该抓就要抓。
有些土匪盗贼和镖局熟识,只是进京来逛一逛,所以一进城就直奔镖局来了。采访局的人跟在后面,看贼进了镖局,也就不管了。为啥呢?因为镖局也有规矩,有贼进来了,谁认识谁就要全程陪着,不能出事。
于是,镖师白天陪着盗贼逛街,晚上一起回来睡觉。在外面吃饭喝酒,都是记上镖局的帐,一天三顿好酒好肉照顾着。盗贼心里也明白,这是镖局面子大,护着自己逍遥自在,也肯定不会闹出乱子。他们一般打扮成商人模样,身上也带钱,购置什么东西都是自己花钱。
在京城玩够了,东西也买齐了,镖局就会派车把他们送出去。一般都是大清早五更天,盗贼坐进镖局的马车里,旁边还有人护送。出了城,车里的盗贼说在哪里停,赶车人就停在哪里,一句话不多问。当然,盗贼一般也会多给赏钱的。
所以,镖师和盗贼,就是一种“朋友关系”。镖局之所以安排人全程陪着玩,就是预防盗贼出事,不然镖局脸面上过不去。把人送走了,官府也不会多说话,皆大欢喜。
火车加洋船,镖师变护院
镖师保镖这个职业自古有之,但是正儿八经挂牌子开镖局,那也是雍正乾隆年间才慢慢出现的。而民国初年开始,镖局也就慢慢开始没落了。
北京的镖局在清末确实很辉煌,光绪二十七年的时候,慈禧从西安回到京城,为了庆祝搞了一次规模盛大的表演。当时,北京城镖局里有头有脸的人物都到了,表演了各种拳术武艺。但是再往后,镖局的生意就不太好了。
为啥呢?因为铁路越修越多,洋人的大轮船也是四处跑。以前来往的客商要靠镖师护送,现在坐上火车和洋船,又快又安全。镖局的生意越来越不好,镖师开始转行当护院,保护有钱人家或者是大商号。
到了民国10年,大名鼎鼎的会友镖局也干不下去了。老一辈的镖师回家养老,年轻人转行当护院,镖局也就成了历史。其实正儿八经地说,镖师的买卖干不下去,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大刀飞镖比不上洋枪子弹。
镖师的一身功夫,没个十来年练不出来,早些年的土匪盗贼都不敢轻易招惹。后来各种长枪短炮来了,老农民一枪都能打死一个镖师,还怎么玩?所以,镖局的没落是因为时代的发展,很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