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里面的子弹之中,可以看到许许多多像钉子一样的物体。但不是钉子,而是飞镖状的。它们被装在霰弹枪的子弹之中。而这种飞镖状的物体,就是飞镖弹,也被称为镖弹或箭形弹。
飞镖弹和手掌大小的对比,尾部有确保飞行稳定用的翼面。自投入实战以来,飞镖弹被广泛应用,在子弹、炮弹或航空火箭上都能够看到这种很小的战斗部。
一发90毫米炮弹的剖面图,可以看到里面布置有密密麻麻的很多小飞镖。试想,这样的炮弹一旦爆炸,那么附近的士兵肯定会惨不忍睹。而这种携带飞镖弹的炮弹,也是对医生们的严峻挑战。
图中右边细小一点的火箭弹是火蛇70型火箭弹,该型火箭弹采用的M或ME1/A1战斗部,里面装填有大量的小飞镖。其中M型为1.8克飞镖个,E1/A1战斗部为3.9克飞镖个。
飞镖弹也被用于一些机枪之上,与火箭弹和炮弹的大面积杀伤不同,机枪弹一般是每发子弹有一枚飞镖弹。
其实飞镖弹在很早的时候就投入了战场,可追溯至一战时期。图为年期间瑞士使用的飞镖弹。
图为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在法国布放的飞镖弹。飞镖弹的弹道性能更优越,穿甲潜能也更大,因此对研发者们很有吸引力。在子弹或炮弹上,被广泛采用。
一发小型的霰弹横截面,里面可以看到很多小飞镖的弹翼。飞镖弹除了霰弹枪使用外,水下步枪使用的也是这种子弹。
掌中的手雷和霰弹。右手的霰弹中,就装有大量的飞镖弹。这些小飞镖进入人体之后,给抢救中弹者的医生带来了巨大的麻烦。如果有小飞镖因为疏忽没有被发现,或在关键部位无法取出,那么士兵们将带着痛苦过完余生。
越战期间使用的M50型自行无后坐力炮,很多时候都用飞镖弹来打击越南的步兵。
M40型无后坐力炮是美国在20世纪50年代研制的一种毫米无后坐力炮,该炮的主要用途是反坦克,也被用于打步兵。其M型炮弹,使用的就是飞镖弹,全弹重量为近10千克,有效射程米。
除美国自己使用,M40型无后坐力炮被出口到其他国家,其中包括法国,使用的炮弹也包含飞镖弹。
有些研发人员还对飞镖弹进行了升级,既保持其优异的弹道性能,同时还增大了其他杀伤力。
图为内部有飞镖弹的子弹。对飞镖弹有大规模应用的主要是美国,而越南战争后的战场上,也可以看到不少采用这种弹药的冲突方。
美国的M48巴顿坦克,也可以发射携带飞镖弹的坦克炮弹,另外超轻型坦克M谢里登也具备这种能力。战争,就是用一个又一个恶毒的方法,不断地制造相互伤害。
云上的空母鼓励原创,谢谢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