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花山下,新洲河畔,有条商报路。
这是一条奋斗之路。
深圳商报的前辈们怀揣新闻理想,记录改革风云,讲述深圳故事。路以商报为名,如同一枚特殊的地标勋章,激励后来者不忘传承砥砺前行。
这是一条超越之路。
行走在商报路上,身后是前辈奋斗的光荣印迹,脚下是充满机遇的转型新篇。打造与城市地位相匹配的财经新媒体,深圳商报不断挑战自身、不断超越自身。
一条商报路,尽是追梦人。
在第23个中国记者节来临之际,深圳商报推出特别报道。
致敬!每一位行走在商报路上的商报人!
致敬!每一位行走在商报路上的新闻人!
致敬!每一位在新闻之路疾行的新闻人!
黄顺:追寻“圳英雄”是我的荣幸黄顺
四川达州鞍山村,67岁的张伟宗专门穿上正式的藏青色呢子衣服,迎接看望他的深圳市委政法委和深圳市见义勇为基金会的工作人员。16年前,老人的儿子在深圳罗湖看到货车撞人逃逸,上前追赶,被司机恶意撞倒,拖拽50多米后、牺牲,年仅21岁。
走访慰问组准备离开时,没想到张伟宗冒着雨,踩着湿滑的路面小跑追上来,轻敲玻璃。我们刚打开车门,手就被老人紧紧攥住,摇了又摇,握了又握,足有一分钟。
这个场景,来自年开始的“追寻‘圳英雄’”系列视频项目。深圳市见义勇为基金会成立至今30年里,共有位勇士在深圳因为见义勇为牺牲,还有许多勇士伤残。我跑了17年基金会这条线,有感情,就想着为英雄们做点事。年和基金会商量后,共同策划了这个项目,希望通过2到3年时间,去全国各地走访慰问这些勇士家庭,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
在走访过程中,很多人和事让我泪流满面。
有一位湖南的弟弟,和哥哥一起见义勇为。哥哥牺牲,他自己受重伤。兄弟俩的父亲得了膀胱癌,母亲当时精神就出了问题。但在后来的19年里,这位弟弟和妻子咬牙把哥哥留下的3个女儿和自己的3个孩子拉扯大。
有一位广东博罗81岁的母亲,儿子20岁时牺牲。她说,儿子遇见危险能挺身而出,她不意外。因为,她自己曾当过村支书,年就入了党,从小家教就严。
他们是深圳的英雄,深圳不会忘记他们,永远不会!我能参与这个项目,能为英雄和英雄的家人做点事,是我莫大的荣幸。这个项目后来获得了深圳新闻奖一等奖、深圳年度网络精品排行榜最佳公益价值奖、音视频类十佳等奖项,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我相信,追寻“圳英雄”,不仅体现了深圳这座城市的爱与温度,更能给全社会传播匡扶正义、学习英雄、关爱英雄的正能量。
刘娥:自造“科普法宝”讲好科普故事刘娥
作为科普工作室主任、一名科普记者,如何在融媒体转型时期基于报社平台,讲好科普故事?我走上了探索之路。三样“科普法宝”,助我在这条探索之路上一路“升级打怪”。
法宝1:科普工作室——科普工作孵化器。依托报社的传播能力、策划能力,科普工作室为深圳商报/读创成为科普资源和科普活动的策源地提供助力。近年来,我们积极策划报道《科技达人》《科创会客厅》等大型专栏,推出《深圳科普月》《深圳科技工作者风采》等专栏/专题。我们还联合市科协、腾讯推出“寻找科学小达人”活动,评选出5位在科学探索方面有突出表现的青少年,登上《科学》杂志科学少年榜单封面;举办“未来媒体人”“科学小记者”等系列活动。
法宝2:科普基地——科普工作助推器。《深圳经济特区科学技术普及条例》明确指出,“科普是全社会的共同任务”,我从中看到了媒体对于科普工作应有的责任和担当。在报社领导的支持下,我基于报社独有的科普渠道——读创网、“科创线”版、“科普”版、“科技”版、读创“锐科技”频道等,将报社申报成为全市首家、也是唯一一家信息传媒类科普基地。为增强科普传播力,打造科普传播矩阵,依托中国商事主体第一端——读创的传播覆盖能力,我们打造了国内第一个“科学通讯社”,助力科技社团开展科普工作。
法宝3:融媒体活动——科普工作放大器。由深圳商报/读创承办的年深圳“最美科技工作者”发布仪式,得到市领导充分肯定,推出《抗击疫情科学家在行动》短视频,举办“科学家精神与深圳”座谈会,依托互联网+的手段,持续放大深圳的“科普好声音”,有效展示了全市科普工作的底蕴,收到了良好的传播效果。
作为先行示范区的新闻工作者,更要身先士卒、勇力探索科普新路径。科普之路道阻且长,我同时期待更多的同行者,我们一起把这条科普路铺得更宽更长。
胡蓉:评论“轻骑军”占领网络舆论场胡蓉
今年4月4日,一则切实有力、短小精悍的评论,像一只小飞镖一样,牢牢击中网络舆论靶心,成功刷屏朋友圈。
评论的标题叫《病例零新增防控不松懈》。文章篇幅不长,仅余字,恰好能在手机屏幕上疏落有致地呈现,而且易于转发传播;内容简约有力,短句为主、间杂排比,读起来朗朗上口,配上底图那一个大大的“0”字,让人对评论意图一目了然。这是本报首创的海报评论第一次亮相,也是本报在媒体深度融合上进行的一次成功的评论产品创新尝试。
那时,深圳正全力抗击疫情。面对来之不易的“零新增”,市民难免欣喜,但保持定力、坚持抗疫更为关键。如何对大家进行提醒?报社领导认为,消息每家都有,我们必须在更具独家性的评论上做文章,而且要快。按照媒体的传统做法,评论与读者的“见面”或迟至第二日,或者洋洋洒洒、落笔千言考验着阅读者的耐心,都与当下传播环境与传播意图有距离。
方向有了,如何实现?本报新闻客户端、读创APP负责人提出,把媒体传统做法与网络传播“深度融合”,现在有了互联网技术的加持,推出“号外”就更加便捷了。
最终,“海报评论”很快“新鲜出炉”,取这个名意为这种形式让海报有了深度、让评论更加直观。这次尝试引来各方好评,随后,结合疫情防控形势,《一个共同体一条责任链》《战疫没有假期防线长设心中》等海报评论相继推出。不久,海报评论又结合重大新闻和热点扩大至其他领域……一篇篇海报评论组成了一支评论“轻骑军”,迅速占领网络舆论场,打响了深圳商报的影响力,也引来同行效仿。
这次创新尝试,让传统短评重现活力,也让传统纸媒新闻工作者的文字功底和思想深度得以发挥。事实证明,网络时代不独为新媒体所专享,只要传统媒体善用优势、掌握“打法”,就能形成自己的“后发优势”走到舆论场的聚光灯下。
吴吉:让“深派教育”叫得响传得远吴吉
“教育界有京派教育、海派教育、苏派教育、浙派教育,什么时候咱们也有个深派教育”?年的某次采访中,一位校长的无心之语让教育卫生全媒体事业部记者包力陷入了沉思。
当时,深圳商报刚刚组建教育卫生全媒体事业部,包力凭借一名教育线资深记者的敏锐嗅觉,意识到深圳的教育界需要媒体为其发声,需要有人树起“深派教育”这面大旗。他提议:我们可不可以组织一个活动,给深圳教育界一个发声的机会,一个亮相的舞台?
说干就干!我们的设想在深圳的教育圈子里投下了一颗“巨石”,激起了澎湃的浪花。多位校长表示,经过多年沉淀,深圳教育已经由简单的“引入人才”转变为“培养人才”,教育成果已经由“外部嫁接”转变为“本土培育”,亮出“深派教育”的大旗正逢其时,且意义深远!
年12月11日,首届“深派教育”先行先试教育论坛暨教育风云人物颁奖典礼在新媒体大厦举行,深圳教育主管部门领导、中小学校长、教育专家等近50位嘉宾齐聚一堂,共同梳理深圳的教育成果,探讨“深派教育”的内涵和建设路径。活动首次树起了“深派教育”的大旗,正式提出“深派教育”的理念。
“深派教育”不是一个活动,而是一场探索;不是一个概念,而是一个目标。今年6月19日,由光明区教育局主办,深圳市教科院光明分院、深圳商报社承办的“深派教育”高质量发展展示交流活动在新媒体大厦举行。这标志着围绕“深派教育”进行的思考和探讨有了实质性的推进。该活动既结合了光明区的实际,又通过交流、传播辐射全国,让“深派教育”的美名得以远播。
一个灵光一现的念头,点燃了余音不绝的活动;一点振臂一呼的勇气,得到了热烈绵延的响应。作为一名从业超过20年的老记者,我想,这也是我职业生涯的“高光时刻”——在转型的道路上,找准自己的位置;在时代的奏鸣里,发出自己的声音。
方慧云:让融媒产品实现裂变传播方慧云
我是读创平台部的一个缩影,我的背后是整个专业团队,是一群“新”新闻人。为何我们有这个标签?无非三点。
一是新兴。
所处的行业新:媒体融合发展已步入快车道。
运营的平台新:不同于纸媒,读创客户端是移动新媒体平台,兼具财经媒体和企业服务属性。
团队是新颖的“混搭”组合:有从业20余年的新闻老手,有营销策划出身的创意好手,还有从互联网大厂跳槽来的运营高手、代码能手。
二是创新。
在传播策略上,我们注重用户的体验和互动;在创意产出上,我们跳脱常规,架构新的营销思维;在技术实现上,我们紧跟市场前沿:AI技术、大数据算法、虚实融合……成功打造出一个个融媒体作品样板。
年3月,深圳疫情防控措施升级,在报社党委、编委会的领导下,我们及时推出“你我同心共同抗疫”融媒体作品,作品上线后迅速火爆全网,商协会、企业、高校、全城居民纷纷接力,一起“亮头像、齐抗疫”,全网浏览量超过1亿。
此外,在每个重大节点上我们力争不缺席:五四青年节的“offer”、端午节的“满分粽”、建党周年的“深港迹忆”、国庆节的“一起升国旗”……“烧脑”不停,创意无限。
三是刷新。
主旋律宣传的维度我们在刷新。用小切口透视大主题,用交互代替单向说教,让新闻作品变得好玩、走心,实现裂变传播。
口碑与流量双赢的格局我们在刷新。从万、0万到1.4亿、3亿,要流量丰收更要口碑“爆棚”。
业界的认可我们在刷新。从市级奖项、省级奖项到全国级的融合发展大奖,不一而足。如近期“我要上头条”作品获得深圳市首个“年度网络精品排行榜”综合创意类单项十佳优秀作品。
“新”代表我们一直在“进阶”,但新闻人的情怀、对精品的追求是我们不变的底色。
陈小慧:用有温度的文字记录时代陈小慧
作为一名记者,需要肩负起新闻人的职责和使命,需要脚下有泥、心中有光。有脚力,才有现场;去对话,才有故事。
今年6月9日,我跟随着“稳中求进向未来·深圳媒体‘高质量发展调研行’”采访团队来到了研祥高科技控股集团,这也是此次“高质量发展调研行”大型采访活动的首站。这家企业29年间从零起步发展成特种计算机行业龙头,背后究竟有哪些故事?调研采访完展厅部分后,我们与研祥董事局主席陈志列进行了一个多小时的线上对话,这位曾经贡献了“深圳的土特产是企业家”金句的创业者,在当天的对话中依旧妙语连连,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就是在这样的深度对话下,我们了解到企业背后更多有意思的故事。
虽然当天的采访行程满满,但因为“满载而归”,一点也没感到疲惫。回程后,在报社领导的统筹分工下,我们“认领”了各自的写稿任务,最终于6月13日联合推出了两个整版的跨版报道,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
就在几天前的11月1日,正值第六个“深圳人才日”,我被报社安排参加了当天举行的“深圳全球创新人才论坛”采访。论坛上,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美国艺术与科学院外籍院士颜宁在发表主题演讲时透露,她将辞去普林斯顿大学教授一职,全职回国协助深圳创建医学科学院。我一听到这一消息,立刻意识到这则新闻的重要性。于是我迅速整理了现场录音并开始撰文,在深圳商报官微推出了稿件《科学家颜宁透露将归国,加盟深圳创建医学科学院》。通过这次采访,我再次感受到了去现场的力量,也再次感受到当碰到好的新闻和选题时,内心按捺不住的激动。
深圳,这座伟大的城市每天都在上演着精彩的故事,我庆幸我身处在深圳,用手中的笔和这座城市共成长;我庆幸在现场,在记录。作为一名新闻人,我将永远保持好奇,坚守新闻初心,用有温度的文字记录时代故事。
赵川:书写中国故事新闻文学并行赵川
年4月16日上午,赵川长篇报告文学《茅洲河:流淌的深圳记忆》作品研讨会在北京中国现代文学馆举行。包括《文艺报》总编梁鸿鹰、《人民文学》总编施战军、《中国作家》主编程绍武等近20位权威人士与会,专家们不吝褒扬之词。
由该书改编摄制的四集纪录片《深圳有条茅洲河》,年12月深圳卫视试播,观众反响热烈。央视CCTV-9纪实频道已于年8月29日至9月1日,在黄金时段播出,获观众好评;并翻译成英文版,在央视CGTN纪录频道面向全球播出。现为西部新闻部副主任的赵川是该纪录片的总撰稿及主创人之一。播出后,关于深圳母亲河——茅洲河的话题成为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