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极是无数科研人心中的圣地
它美丽又危险,广阔且神秘
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彭方副教授作为第38次南极科考队的一员
与其他成员在这里完成了最纯粹的科研
这次科考时间长达半年
在极端恶劣的环境条件下
彭方老师是如何度过的?
她经历了哪些难忘的事情?
南极科考工作是什么样的?
开启南极之旅——“对科学研究的好奇心是最大的动力”
问:这是您第四次参加南极科考了,请问南极有什么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你不断地前去探索呢?
彭方:虽然南极极度寒冷、干燥、强辐射、寡营养,但是仍然存在大量生物,特别是微生物。对在这样极端环境中生命的极限、生存策略、进化规律的好奇心就是一次次奔赴的动力。
问:什么样的人可以参加南极科考?对身体素质有要求吗?
彭方:一般是从事极地研究的科研人员,有老师,也有学生。当然,还有大量船员、基建人员和后勤支撑人员。对身体素质要求比较高,除了提交“国际旅行健康证”和“疫苗接种证”之外,还需完成一些指定项目的体检,经过医生的整体评估后确定是否能够参加南极科考。
问:您在南极的科研工作主要围绕着哪方面展开呢?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有什么促进作用吗?
彭方:因为在南极有许多奇特的微生物,所以我们主要的工作是在南极寻找并获得新的微生物物种,并对这些微生物适应环境的特性进行研究,比如这些菌株能够耐受寒冷、干旱、辐射、极昼、寡营养的适应机理和生存策略。另外,我们还对微生物在南极不同区域的分布和功能感兴趣。与研究植物、地衣和地质的专家们一起在南极菲尔德斯半岛建立了多个植物样方,对各种典型环境中的微生物群落和功能进行长期监测。从而探讨微生物的演替以及在南极生态中的作用,预测微生物可能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以及对南极生态环境的反馈。
样方维护(供图:彭方)
问:生活在南极的微生物为了适应低温环境,在细胞结构上和普通微生物相比有什么不同?彭方:目前,我们了解的南极微生物在细胞的基本结构上与普通微生物没有明显的区别,但是具有一些细胞附属物的比例会高一些,比如大量具有荚膜、管状物、囊泡的菌株以及能进行出芽繁殖的细菌。很多南极微生物的细胞膜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可以分泌大量低温下具有高活性的酶类或者多糖以适应南极的极寒环境。
五彩石——地衣(供图:彭方)
真实南极生活——寒冷、狂风、晕船,这不是全部
问:南极科考环境特别恶劣和艰险,请问有没有难忘的经历?
彭方:中国南极长城站位于菲尔德斯半岛,尚处于西风带,所以天气变化莫测。常常早上出门还是晴天,之后却会在一天内经历狂风、暴雪、大雨。而最危险的是大雾,能见度只有2-3米,找不到回站的路,因为即使有GPS导航,也无法分辨脚下的冰雪下是否是河流、湖泊、沼泽或者悬崖。所以标准操作是原地等救援,但是有时起雾非常突然,又会持续很久,在寒冷又通讯不畅的南极会非常危险。我们有一次遇到这种情况,幸好那天没有起大风,我们当即寻着自己来时的脚印往回走,幸好离主路不算太远。
问:在科考过程中在极端条件下是否遇到身体不适的情况?如何克服身体不适的?彭方:晕船,特别是进入西风带时。西风带又称为绕极气旋,是极地冷气团与副热带气团交换,加上南极洲海域空旷没有陆地阻挡而形成的气旋多发地带。今年穿越德雷克海峡时,遭遇西风带气旋,风大浪高,晕船比较严重,躺在床上3-4天起不来,完全不能吃东西,吃了就吐。但是即使吐也还是要坚持吃东西,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多到甲板上呼吸新鲜空气,适当的运动帮助自己慢慢适应。
问:除了科研,在雪龙号上的业余生活是怎样的?彭方:我国现在有两条极地科考船,今年我是乘坐雪龙2号前往中国南极长城科考站,回程乘坐雪龙号返回。两条船上都有丰富的业余活动。因为船上大家的专业不同,所以每周都会有南极大学上课时间,队员们就自己的专业互相科普。船上有小型图书馆、健身房,还可以打乒乓球、篮球;会开展卡拉OK大赛、棋牌赛、摄影大赛、猜冰山(猜第一个冰山出现的经纬度)等活动。过赤道时会开展拔河、喝啤酒、飞镖大赛和冷餐会等庆祝活动,过年时也有写春联、贴窗花、包饺子和春节联欢会。
赤道日冷餐会(供图:彭方)
问:雪龙号上的生活方便吗?通讯顺畅吗?物资和能源供给如何保障的呢?彭方:雪龙号上的生活还是很方便的,物资和能源一般可以停靠港口进行补给。食堂的伙食也不错,但是蔬菜水果在后期比较缺乏,所有队员都要轮流帮厨,有时要尽量从腐烂的蔬菜中挑出能食用的部分。因为疫情又要兼顾气旋走向,今年雪龙2号近半年时间仅补给了一次,所以船上一个多月没有蔬菜水果,于是发起了豆芽,种起了蘑菇。由于通讯主要靠卫星,所以在高纬度和非商业航区就完全没有信号,即使有信号的区域也只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