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丘》里最让人惊艳的场景,不是一身戎装的甜茶在生死搏杀,而是扑翼飞行器张开8根刀片一样的翅膀,扑翼飞行。
科幻片里有许多不同概念的飞行器,跟代表未来科技的固定翼飞行器相比,仿生型的扑翼机,拼命拍打翅膀,消耗巨大电量却效率低下。扑翼机通常是驱动力不足,负载量超低的软弱代表。但年沙丘版的扑翼机纠正了观众对于未来飞行器的偏见,展现出简单高效,灵活多变的巨大优势。像昆虫一样展翅飞翔,收翅降落的扑翼机成为多数行星上,首选的空中运输方式。
电影中,沙丘扑翼机像一只掠食的金属蜻蜓,拍打翅膀穿越漫漫黄沙。接近基地时,金属蜻蜓迅速收拢翅膀,贴伏在身侧,如同一枚飞镖一样俯冲而下,精准着陆停止。
在《沙丘》的原书中对等待起飞的飞行器有段描述:“它们在地上蹲下,像一只昏昏欲睡的昆虫一样嗡嗡嗡地哼着,等待起飞的指令。”
扑翼机仿照的就是昆虫蜻蜓,不,这句话描述得不确切。在停留时,蜻蜓的4根翅膀只能平铺在背上,不会收拢。更贴切地说,扑翼机模仿的是蜻蜓的兄弟—豆娘,驻步休息时,能够把翅膀收拢在体侧。
蜻蜓拥有昆虫界最全面的飞行技能,上下左右前后,度转向任意一个方向,不留一处死角。还能直上直下,悬停倒飞。扑翼飞行器像蜻蜓一样掌握全能飞行技术。
原书中作者设计的扑翼飞行器,“起飞时短翼拉长,卷起空气”。“扑翼机像昆虫一样拍打翅膀,它的一个特点是能够像飞行的昆虫或蜂鸟一样悬停。”沙丘扑翼机,就像蜻蜓一样高效灵活。
人类早就制造出冲出地球,巡游太空的宇宙飞船了,为什么像昆虫一样飞行的扑翼机,还只停留在科幻电影里?我们从头说起。
扑翼机的技术要求
人类在开始研制飞行器时,最初考虑的模式就是扑翼机。制造一架像鸟儿扇动翅膀一样,拍打机翼带动机身起飞的飞行器。人类可以骑坐在飞行器背上,飞越蓝天。
图片里是意大利天才大师列奥纳多·达·芬奇在年的笔记。达芬奇画出直升机草图,做出第一架扑翼机。
遗憾的是,虽然人类在扑翼机的路上,跋涉了近千年,最后承载人类飞上天空的,却是固定翼飞行器。其中的原因很无奈—我们做不出来,现代技术还远远达不到研制载人的扑翼飞行器所需要的技术水平。
虽然我们能飞,但我们不能像自然界里的鸟儿和昆虫一样飞。人造扑翼机的效率低,但生物扑翼飞行的效率可不低,相反,生物扑翼飞行非常节能。
跟昆虫的膜翅相比,鸟儿翅膀上长短不一,软硬不同的羽毛,复杂度更高。先不说羽毛翅,就拿最简单的昆虫膜翅来说,完全仿生的扑翼机达不到的技术主要有3点。
1、动力驱动
昆虫用柔软的肌肉连接翅膀和身体。跟刚性致动器相比,肌肉致动的优势是:灵活多变,最为高效的功率重量比。
赞美生命,36亿年来,生命进化出的最高效能量转换方式—能量代谢。
拿我们身体的能量代谢举例,通过呼吸作用,身体的能量工厂—线粒体,将氧气和食物转换成能量(ATP,三磷酸腺苷),供身体使用。只有1m长的线粒体,藏在人体细胞里。
线粒体就像一粒粒分布在全身的燃料电池,给人体提供能量。分布式电池能提供非常大的瞬时总功率,而仅靠单一供能装置,没法达到那么高的瞬时电流。
2、神经控制
肌肉运动由我们的神经系统控制。
简单的说,肌肉由多根肌肉纤维组成,神经元连接着肌纤维,通过传导电信号来控制肌肉运动。
一块肌肉连接几十到上百个运动神经元。运动时,身体调动的肌肉,不是一块两块,而是整个肌肉群。
一个简单的动作,得调动整个肌肉群,每块肌肉既要有单独控制,又要做到协同运动。只靠几道控制命令,没法指挥翅膀飞行。
3、运动传感
飞行器在空中,运动重心时刻在改变。跟固定机翼的飞机相比,监测扑翼机的运动状态,复杂性呈指数级增长。所需要运动传感器的数量,也呈指数级增长。
另外,即使给扑翼飞行器配置了动力和传感这些硬件装备,也还不够。还得给它配上强大的计算能力,指挥飞行器应对千变万化的飞行环境。
不过,虽然完全仿生的扑翼机做不到,我们能做出简化版的扑翼机。载人的扑翼飞行器,21世纪的技术做不到,但是未来技术肯定能完成。至少,制造沙丘扑翼机没有想象中那么困难。
沙丘扑翼机的技术要点
沙丘扑翼机外形仿照蜻蜓,但没有照抄蜻蜓的飞行模式,它把机械动力和昆虫翅膀结合在一起,这是成功制造扑翼机的最大亮点。
沙丘扑翼机有一套喷气式推进动力,拍打机翼产生推力只是飞行器的一个辅助动力。
解决了传统扑翼机的低效问题,如同蜻蜓翅膀的机翼,最大的优势在于控制飞行器的方向变化。跟苍蝇、蝴蝶、甲虫的翅膀不同,蜻蜓的两对翅膀分别连接着肌肉,独立肌肉控制单只翅膀运动。飞行时,前翅和后翅既能上下扑打,又能前后移动,既能保持同步,又能异步运动。
沙丘扑翼机完美继承了蜻蜓翅膀的优势,每一根翅膀分别运动。片子里有一个制造细节,扑翼机的机翼跟机身是球窝型连接。度自由旋转的机翼,像蜻蜓翅膀一样,既能上下扑打,又能前后移动,还能随意改变迎风角度。固定机翼面对的气流分离难题,活动机翼稍微转转角度就能轻松解决。
机翼能让沙丘扑翼机像蜻蜓一样在空中悬停。除了精细控制方向外,机翼还能提供辅助动力。影片中的扑翼机,载人多的大飞机用8根机翼,双人机用4根翅膀。
电影里的甜茶和妈妈飞越沙尘暴的高潮片段,完美展示了扑翼飞行器的强大优势。
扑翼机冲进沙尘暴后,甜茶驾驶飞行器,控制机翼运动,带领飞行器不断攀升。在机翼对抗不了风暴的时候,甜茶干脆关闭人工驾驶控制,让飞行器自动驾驶。4根机翼一根根被风暴砍断,但是扑翼机依靠自备动力,冲出了风暴。
机械动力+昆虫翅膀,飞越沙丘的最佳配置。
总结
跟固定翼飞行器相比,制造扑翼飞行器的难度更高。
不过,扑翼飞行的研制没有停止。在固定翼飞行器推陈出新,技术完备之后,工程师又重新回到扑翼飞行的路上。
我们现在已经成功制造出多架扑翼机,比如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金鹰,还有西北工业大学的信鸽。虽然这些仿生的扑翼机,只是起步,距离载人飞行还很遥远。但是,沙丘扑翼机已经给未来科技开了一扇窗。
期待影片中能在沙尘暴里飞行、悬停、着陆,能载人飞行的沙丘扑翼机。早日从屏幕飞进现实。